第57部分(第2/4 頁)
裡,除了王谷,那就是王伸漢說話算數了。也就是說,王伸漢在山陽縣城裡,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混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了。這實在是令王伸漢高興。而幾年之後,叫王伸漢更為高興的事又發生了。王谷因為“公正清廉、治民有方”的政績,遷升為淮安知府,所餘山陽知縣空缺,因王谷向桌司、藩司及巡撫衙門大力舉薦,就由王伸漢做了山陽縣百姓們的父母官。這一下子,王伸漢的理想可算是實現了。在山陽城裡,他成了說一不二的人物了。儘管他為了當上縣官大老爺而幾乎花光了他身上所有的銀子,但他一點也不著急。他有的是撈錢的法子。山陽縣這麼多百姓,一個人只需搞他十兩銀子,自己也就成了百萬富翁了。還別說,王伸漢撈錢的點子也真不少。就說他制定的那個“人頭稅”吧,同別處相比,卓然不同,可謂是匠心獨運、別出新裁。他除了讓每個山陽縣民每年須繳納一定的銀錢外,還另有新招。他將這個“新招”稱之為“人頭稅”中的“特稅”。比如,誰家要是死了人,必須向縣衙上交一定數量的銀子,這喚作“空頭稅”。誰家要是娶妻添丁,又必須向縣衙繳納足夠的銀兩,這叫做“多頭稅”,等等。偌大的山陽縣,一年之中會有多少衰竭的生命逝去、而又有多少新的生命誕生?所以,僅這兩種“特稅”一年就為王伸漢掙得了上萬兩銀子。一時間,搞得山陽縣的生靈似乎不敢去死也不敢出生,但生生死死乃是自然規律,誰也抗拒不了。故而,王伸漢的腰包也就像那自然規律一樣,一天天地不可避免地讓銀子撐得溜圓。不過,王伸漢也絕非那種“見利忘義”之人。他很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榮耀的今天,那知府王谷大人實在是功不可沒。所以,逢年過節什麼的,王伸漢總是攜著自己的心腹小役包祥,帶著厚厚的一筆財禮,前往淮安府拜訪那王谷大人。這一來二去的,王伸漢和王谷就好像真的成了一家人了。彼此相見,似乎沒有了上下級之間的客套,竟自稱兄道弟起來。這種融洽的關係,當然來自金錢的魔力。王谷就曾直言不諱地對王伸漢道:“老弟,你成了本府在淮安的三大搖錢樹之一了!”而王伸漢,卻也從王谷那獲得了不少好處。最明顯的是,無論王伸漢在山陽地界如何地翻天覆地,他王谷至多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清朝政府是不會眼睜睜地看著王伸漢獨斷專行地在山陽境內任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有些正直的人士早就將王仲漢的所作所為俱稟上報。如山陽縣縣學教諭章家磷,雖年紀甚輕,但頗有一腔正氣,曾悄悄地兩次向巡撫衙門函告王伸漢。故而,巡撫衙門,包括兩江總督衙門,都曾連續派員前來山陽核查。只是,王伸漢早就做好了應付核查大員的一切準備。他這準備工作說起來也很簡單,就那麼兩件東西,或者說是兩件法寶,一寶是銀子,另一寶便是女人。銀子當然是白花花的很有些份量,一般都是一萬兩一包。女人則盡是年輕美貌又頗懂風情的佳麗,一般都是兩人一組。核查大員下來了,王伸漢便派心腹包祥前往打聽。若大員們貪財,他便送去“紅包”,如大員們好色,他就送去美女。如果來得大員既貪財又好色,王伸漢也就毫不吝嗇地將“魚與熊掌”全盤送去。還別說,王伸漢就憑這兩件法寶,竟然無往而不勝。那些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核查大員們,也當然是乘興而來、滿載而歸,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這麼評價王仲漢“恪盡職守,體恤民眾。所謂貪婪暴戾之說,純屬無端造謠。”這樣一來,王伸漢在山陽縣知縣的寶座上是越坐越穩、越坐越舒心。當然,什麼事也總有個例外。王伸漢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那麼開開心心。他確曾碰到過很是不開心的事情。就說嘉慶十三年秋天吧,不知是不是那個縣學教諭章家磷暗中舉報的,江蘇巡撫江日章突然派了一個姓牛的督察委員,前來山陽視察政情。王伸漢因為事先不知道此事,雖未免有些忙亂,但心中卻也毫不緊張。他有兩件法寶在手,何懼來哉?照例地,他派包祥前去打聽這位牛委員的為人。包祥回報道:“這位牛大人極愛錢財。”王伸漢嘀咕道:“一個洞裡鑽出來的,還能有別樣老鼠?不愛錢財的官吏,本縣還聞所未聞。”他差人將一萬兩銀子的“紅包”送給了那位牛委員。手下回稟道:“牛大人說了,山陽縣政績一團亂麻,他要悉心查實。”王伸漢哼道:“這個牛狗屎,想玩什麼花樣?”又著包祥前去打探。包祥回道:“這個牛大人又很好色。”王伸漢暗自笑道:“又是一位雙管齊下的貨色。”忙著挑揀了兩位傾國傾城的美女送往牛委員處。王伸漢想,這回該滿足了吧?誰知,那位牛大人並沒有即刻打道回府,而是放出話來道:“山陽縣情況很是複雜,本委員要仔細地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