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伸漢冠帶整齊、滿面春風地進來了,一進門就道:“下官知道李委員查賑忙碌,實不敢打擾,只說幾句話就走。”李毓昌只得強作笑容道:“王大人公務繁忙,難得過府相訪,毓昌豈敢怠慢。”說罷示意王伸漢坐下。王伸漢卻不肯落坐,從懷中掏出一個大紅請柬說道:“本縣各界仁人紳士感念李大人終日操勞,備辦了一席酒宴,特委下官過府相請。下官自知李委員一向清廉,本不敢前來打擾,怎奈鄉里們一片盛情,卻之不恭,只好冒昧前來,請大人賞臉光顧。”李毓昌對這種宴會是最反感的了,特別是對王伸漢十分厭惡,所以當即就要拒絕。誰知還沒等李毓昌開口,站在一邊的李祥早已走過去接了請帖,十分殷勤地道:“難得合縣父老垂青,王縣令又親自過府,我家老爺準於今晚赴宴。”李祥的這個舉動,很是出乎李毓昌的意料,所以李毓昌一時倒不知如何回答了。李祥偷偷對李毓昌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拒絕。李毓昌不知李祥到底要幹什麼,只好不再發作。王伸漢見李毓昌已經默許了,便立即告辭。李毓昌也沒相送,只由李祥代送到門口。可惜的是,李毓昌並沒有看見那李祥和王伸漢二人曾會意地互相一笑。如果李毓昌看見了那種頗有深意的一笑,他是會應當有所警覺的。那李祥送走了王伸漢,回到了客廳,見李毓昌沉著臉,便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把請帖放到李毓昌的公案上。李毓昌很是不滿意地道:“我早就吩咐過你不準參與公事,你如何敢大膽地替我接請帖?”李祥笑嘻嘻地湊過去道:“老爺息怒。小人以為,這是山陽合縣要人聯名相請,大人如果不去,豈不是冷了大家的心?”李毓昌想了一想,覺得也不無道理,自己來到山陽後,一頭扎進公務之中,很少與山陽縣的名流望族接觸,當然也就不知道王伸漢在縣裡的名聲如何,倒不如乘此機會觀察一下,再者說,官場之間的必要應酬也是不能少的,若執意不去,難免被人視為清高、孤僻和不近人情,這對今後參劾王伸漢也多少有些不利。這麼一想,他便朝李祥點點頭,只是囑咐李祥去了以後要少飲酒多留心。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真正需要少飲酒而多留心的,恰恰是他自己。當晚,李毓昌便領著李祥前去赴宴了。宴席是在山陽縣衙舉行的。去了之後,李毓昌注意到,在來客之中並沒有發現那位曾經代王伸漢行賄的山陽首富趙榮。看來,趙榮的缺席,當是王伸漢一手安排的。而此刻,王伸漢顯得特別殷勤,不斷親自給李毓昌把盞斟酒。那些來客們,就像是事先約好了的,一個個輪番勸飲。李毓昌實在是推卻不了,只得連飲了三大杯,三大杯酒下肚,他不覺有了點朦朧的醉意。王伸漢似乎也喝得過量了,說話變得語無倫次起來,他端起一大碗酒對著李毓昌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教金樽空對月。李大人終日操勞,難得一醉,且飲了這碗酒。”李毓昌自知酒力不濟,連忙推辭了。王伸漢突地“哈哈”大笑道:“李大人,下官以為,一個人還是不要過於約束自己為好。大人自來山陽之後,恪盡職守,一塵不染,當真可以算得上是清官了。只是,下官痴長至今,卻怎麼也弄不明白清官與那貪官的區別。大人請看鄰坐,那個宋先生,一生持正,煙酒不沾,做了三任知縣是兩袖清風,如今卸甲歸田,竟沒有一個被他救濟過的百姓來看望他。早知如此,在任上吃點喝點,再順便拿點,豈不比苦守清貧強得多?”李毓昌順著王伸漢的手向鄰坐望去,果然看見一位清瘦的老人,鬍鬚已經花白,穿著一件不甚可體的綢衫,正有些發窘地問頭飲酒。王伸漢說罷,又帶著醉意對那老者道:“宋先生,你說是不是?”那位宋先生似是被王伸漢的幾句話挑起了一腔牢騷,憤憤地道:“宋某居官十餘年,一塵不染,然而如今潦倒鄉里,再也無人問津。想那些在任上貪賄聚斂之人,反而肥馬輕裘,門庭若市,細想起來,真不如做個贓官合適了。”宋先生育罷,席間眾人一時議論開來。有的大聲贊同,有的卻似乎不以為然。一位秀才模樣的中年人言道:“宋先生的話未免有些絕對,清官嘛,終究要比贓官強。只是,這也要看時勢而定。設若天下都是清官,那做清官自然就要受人敬重了。但是,如果天下的官吏都在為自己撈錢,只有你一個人是所謂的兩袖清風,那到頭來,你不但不會得到誰的青睞,人們反而會懷疑你也是拿了別人的銀子。如些名利兩失,又何苦來哉?”王伸漢立即點頭讚許道:“高論,高論!當真是聞所未聞。如此看來,王某以後居官倒也不能太死心眼了。”一時間,大廳之上,附合聲甚眾,大有將屋頂掀翻之勢。李毓昌卻再也忍耐不住,“騰”地起身言道:“如此高論,李某實不敢苟同。朝廷選拔官吏,原是使之替黎民百姓辦幾件好事的。居官者理應以國家、黎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