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4 頁)
4萬人,但隨著羅馬人口的增長,其戰時的動員潛力一直在不斷增強。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至201年)時,羅馬的總人口已多達300萬,即使在坎尼會戰中被名將漢尼拔一舉消滅了6萬人,仍能迅速動員25個軍團投入作戰。在野戰中,各軍團一般排列成正面寬200米、縱深90米的陣型。第一排配置哈斯塔提、第二排是布靈吉佩斯,第三排則是託力阿里。當前兩排重灌步兵投入作戰時,託力阿里一般是單膝跪地、養精蓄銳;一旦戰局有變(不論勝負)時,才作為預備兵力投入前線,接替那些筋疲力盡的年輕人。在戰線的最前方,是由輕步兵構成的散兵線,而兩翼則由軍團騎兵負責防守。軍團在實戰中,一般能夠以連為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隨機應變。例如改變隊形密集度、調換前後列等等這與他們的遠祖——希臘的古典型重灌步兵(霍普里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觀;但在公元前3世紀,還遠遠不及歷經伊菲克拉提斯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改革、已臻爐火純青的赫雷尼斯諸邦的多兵種合成戰術。並且,羅馬軍隊是一支由市民組成的非專業的軍隊,指揮他們的將軍們更是外行——他們的本質是政客。因此,羅馬在與庇羅斯、哈米爾卡爾、漢尼拔等職業軍人統帥下的軍隊對戰時,不斷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夠最終打敗這些強敵,所依靠的並不是戰術的精妙,而更多仰仗於羅馬在總人口上的優勢、對盟邦的徹底支配以及農民出身計程車兵們樸素而堅韌不拔的精神。共和後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職業型軍隊羅馬的軍事實力,在公元前2世紀完成對東西地中海的征服時達到了頂峰,其後開始逐漸衰退。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傳統的都市國家型的政體已不再適應日積月累、不斷擴大的疆土了。將軍們在南征北戰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而與此相對,作為士兵出征的大多數人,卻因為家中長期缺乏勞動力在經濟上逐漸沒落。為了緩和這一矛盾,軍制改革已勢在必行。勇敢地對祖先遺留下來的舊軍制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從危機中挽救了羅馬的是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