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美國與中國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相思封鎖情原神之開局魔刀千刃全民木筏求生,我娶妻就能變強全息網遊:擁有神器後我職業全能NBA:老子天下第一歡迎來到星火樂園餓殍:鏡花水月咒回土著被綜漫男神們包圍礪刃!普通人2025年改運風水網遊:治療與守護鄉愛永強媽重生,坤爹我不伺候了鎮魂:赤帝傳說詭案奇聞夢幻西遊:我有一個垃圾回收站你是我的小精靈快穿:誰家白月光摁著男主親那隻顯眼的假獅子是隔壁學院的王者聊天室:大陸風雲錄王者小廢物有獨特的釣男人技巧

期歐洲科學界的先驅人物恰成鮮明的對比。歐洲科學界的先驅往往出身於操手工藝的家庭,即使他們成了學者,仍建立他們自己的實驗室,不受社會上習俗的阻攔。在近世歐洲的初期,一個有才智的人可能既有傳統的學問而又精於手工技藝。這種事例在中國即使有的話,也是極少見的。

孔孟之道75

而且,似乎有點悖理的是,中國使用印刷書籍的實行書面考試製比歐洲早得多,這一點可能有礙於創造性思想和發展。中世紀的歐洲人缺乏書寫材料而長於口頭辯論,並且到19 世紀開始後過了若干年,還寧願採用口試而不大願意採用筆試。也許這就使他們把機智和推理能力看得比記憶更為重要了。

一般說來,中國人之所以落後似乎是由於缺乏動機而非缺乏能力,是由於社會條件而並非由於其天生才智。總之,科學不發達是工業經濟和軍事經濟不發達的一個方面。而這又歸因於儒家思想支配下國家基本上屬於農業性質和官僚政治性質,以及統治階級傳統的力量強大。

傳統的中國並非一成不變,也不是靜止或毫無生氣。相反,中國有不斷的變化和各千差萬別的情況,但總不脫離其文化上和制度上特有的格局。這個總的格局頑強地持續存在,是因為多少世紀以來,中國的各種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文化制度——曾在它的國土範圍內促成了引人注目的自給自足、平衡和穩定的局面。總之,制度和文化的持續性曾經產生了體現為氣勢澎湃和堅守既定方針的慣性,而並非不動的惰性。

2000年來中國政治生活中孔孟思想格局所造成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慣性,說明為什麼中國近代反對那種思想格局的革命要走那麼長的道路。然而,只有當我們認識了遊牧民族之徵服中國,不僅沒有催毀反而竟加強了這一思想格局;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個思想格局如何具有那麼強大的生命力。

第04章 異族統治與朝代的更迭

今後幾十年開展的中俄關系,必然會使人聯想到中國過去與北方人侵者的關係。但我們不應把過去的歷史記載作為未來的預兆,而應當把它作為洞察內情和瞻望前景的參考材料。

在過去1000年間,華北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為異族人侵者所統治。日本軍國主義者策劃征服華北,並透過中國傀儡來進行統治,他們所借鑑於歷史的許多事實中,上述的歷史事實就是其中之一。田中義一和土肥原賢二之流說來可悲,他們把中國的歷史研究得太到家了,但沒有研究到最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是歷史上的一股新興力量,蒙古人和滿州人過去輝煌的徵略的得意場面,再也不能在今天重演了。

但歷史記載不能忘懷,這並不是因為人們可能想到今後俄國能夠做出日本以前所沒有做到的事,而是為了要理解中俄關系各種複雜問題。因為20 世紀現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必定要在中俄之間劃定邊界,並在地理的和文化的前沿陣地上有所表現。在那個邊界地區,幾百年來已產生了特異的制度和不尋常的格局。

遊牧民族的徵略

東亞生活中一直存在的巨大差別,是草原和農耕地區間的差別,是亞洲腹地高原遊牧民族和中國以精耕細作製為基礎的定居農村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在幾乎每一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

草原上人口稀疏,今天在面積大於10 億左右漢人所居地區的幹早高原地區,大約有200 萬蒙古人和不超過那個數目的西藏人。亞洲腹地人口稀少這件事本身,使草原牧民的生活與中原的擁擠生活大異其趣。“遊牧”當然並不意味著在草原上無目的地遨遊,而只是按季節把帳篷和牛羊群從一已知地區遷移到另一處,即按照氣候和降雨降情況,為了尋找草地,必須在夏天移到山地,冬天移到低地。正如精耕細作制已經形成了中國的生活一樣,亞洲腹地靠羊群為生的經濟也決定了那裡的遊牧生活。牧民從他的羊群獲得食品,以羊皮製成衣服,以毛氈製成的圓頂帳篷作為住所,以羊糞為燃料。由於耕種土地不很可靠,他便依靠飼養牲畜為主,依靠他的馬提供流動能力,以對付草原的乾旱。所以他必須經常隨機應變,隨時準備進行新的冒險。生活習慣並沒有把他束縛在土地上,但他仍免不了要依靠同定居地區進行最低限度的貿易。他往往比中國農民自由些,同時又比中國地主來得窮,因為他不可能世世代代積累不動產。他又是訓練有素的獵手和騎手,因此他是個潛在的戰士。

在中國定居歷史的早期,夷狄騎射手的強大軍事進攻力量成為平原地區從事農業的各族人民的一個經常性問題。華北夷狄人侵者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夫軍大人,請再狂一點現在只想吻你逃離舶情慾罌粟(禁忌H)透視當代警察墮落生活:關係傘末日列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