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莫克港登岸。在克獸格派遣部隊向南繞主山脈從背後攻打奧莫克港的計劃由於敵人沿西海岸的二號公路部署了重兵防守而受阻後,爭奪萊特島的決戰就是在這裡打的。坦克和大炮開始猛烈轟擊斷頭嶺,暴風雨和泥濘的山路使這場戰鬥變得類似第一次世界人戰期間的西線之戰。
一場殘酷的消耗戰開始了。十一月十一日,第三艦隊發動了大規模空中攻擊,這次攻擊幾乎全殲了剛運來的一萬人的日本增援部隊,此後,正如山下奉文所料,日本人漸漸開始支援不住。寺內壽一元帥命令一千架飛機飛往呂宋島為另一支運兵船隊護航,同時開始了一場垂死掙扎行動,企圖出動敢死空降部隊去奪取塔克洛班周圍的五個美國飛機場。這一行動被命名為wA行動,目的是要“全殲敵人的空中力量”。但是,這個行動由於時機不當且又缺乏協調而遭到失敗。本來,牧野將軍的第十六師團應從山裡拉出來同時發起進攻,然而,日本空降部隊只是短暫地佔領了布里的機場。他們只佔領了三天,最後因為退路被切斷,又得不到增援而被打垮了。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的第三週,美國炮火的絕對威力開始突破斷頭嶺上的日軍防線。麥克阿瑟調來第七十七師於十二月七日從西海岸奧莫克附近登陸,以便在日軍後方陣地之間打進一個楔子。為此,麥克阿瑟不得不將進攻呂未島的計劃向後推遲十天。在奧莫克港以南四英里處展開的這次攻擊僅在幾個小時內便擊敗了寺內壽一的援兵船隊。日本運兵船隊被迫退回海上,但又遭到從塔克洛班起飛的海軍陸戰隊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攻擊,儘管如此,神風突擊隊的飛機還是突破了空防火力並擊沉兩艘美國驅逐艦。與此同時,步兵部隊在沒有遭到多少抵抗的情況下登岸。三天內,美國坦克便突進了奧莫克,開始圍殲在島嶼北部作戰、現已被切斷的日軍。
就在萊特島之戰達到高潮的同時,麥克阿瑟開始了因故推遲的進攻呂宋島的準備行動,定於十二月十五日在民都洛登陸,拿下島上具有戰略意義的機場。為此,麥克阿瑟專門建立了比薩揚特遣艦隊,任務是消滅島上的一千五百名日本守軍。從萊特灣出發後的三天行程中,他們遭到的最激烈的抵抗是來自神風突擊隊飛機的攻擊,使一艘護衛航空母艦受傷。他們在五天內便以死亡不到五百人的代價控制了島上的機場。海軍陸戰隊的飛機立即飛來襲擊仍在萊特島北部負隅頑抗的敵軍。
四天後,一場特大臺風襲擊了第三艦隊,事實證明這個新的飛機基地是至關重要的。在臺風高峰期間,三艘驅逐艦傾覆沉沒,八百名水手喪生,小山峰似的海浪摧毀了二百架飛機,另有七艘軍艦遭受嚴重損壞,以致哈爾西不得不把它們撤到烏利西去修理。儘管如此,在他的飛行員一直為麥克阿瑟的部隊提供所亟需的空中支援的兩個月期間,終於突破了萊特島上的敵人防禦。鈴木將軍率領的僅有二萬七千人的部隊已被圍困在菲律賓群島的這個中心島上,而獲得援救的希望根本不存在。
美國陸軍第七師疾速向前推進,在奧莫克以北十英里的利邦高同第七十七師會師,開始包圍和分割島上殘存的日軍。到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麥克阿瑟對結局已經十拿九穩,於是宣告:“山下奉文將軍遭到了日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他發表公報宣稱“萊特—薩馬之戰現在可以說已經結束,只剩下小規模的掃蕩尚待完成”,事實證明,他這話說早了四個月。
在萊特島之戰中,已有三千美國人和五萬六千日本人喪命,但這一戰一直持續到一九四四年(原文如此,疑為一九四五年——譯者)四月才結束,美國第八軍被派去完成“掃蕩”任務,而實際上這是一系列艱苦的戰鬥,他們的官方史學家後來描繪說這是“艱苦激烈的戰鬥,是我們前所未聞的最殘酷的戰鬥”。
在萊特島上又有一千美國人和幾倍於這個數字的寧死不投降的日本人丟了性命。敵人用來防守萊特島的地面和空中力量之大,超過了原先的估計,致使麥克阿瑟奪回菲律賓群島的計劃拖長了一個月,並迫使他部署後備部隊中的一個整師。美軍離日本越近,抵抗變得越頑強。這個不祥的教訓,西南太平洋司令在制定定於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九日在呂宋島登陸的最後計劃時並未忘記。
第三十一章“堅決的戰鬥精神”
一九四四年秋當美國先頭部隊穿過帛琉群島和菲律賓向前挺進時,在亞洲大陸,日本陸軍隨著“Ichi…Go”攻勢的進展節節獲勝。第十一軍向桂林推進,九月零陵被佔領。中國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逃兵混在人流中,使數百萬農民大為恐慌。桂林於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失陷,當時陳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