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雛形,就是當時在小
組的討論中開始形成的。80年代後期,在戈爾巴喬夫開創的公開性和民主化的氣
氛中,這兩個小組透過斯洛維尼亞經濟學家L。茨爾克,和西方經濟學家建立了聯
系,開始了和西方學者的學術交流。
蓋達爾被葉利欽任命為政府的第一副總理,專門負責經濟改革。丘拜斯先後
則在列寧格勒市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擔任副主席和第一副主席,索布恰克當選聖彼
得堡市長後,又擔任索布恰克的經濟顧問。正是丘拜斯在列寧格勒蘇維埃任職期
間,普京開始和他同事。普京和他們是同一代人,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但是普
京不是都經濟學的,而丘拜斯和蓋達爾在一直從事經濟學的學術研究和教學,沒
有普京那樣的情報工作經驗。
普京由此和俄國這批新的經濟學家-政治家建立了緊密的聯絡,而且可以肯
定,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接受了蓋達爾和丘拜斯的經濟改革理論,至少受到相當的
影響,但又不是完全接受。蓋達爾和丘拜斯主張建立自由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
制,可以說一種右翼的改革派;而普京從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出發,更傾向於德國
式的社會——市場體制,在這種體制中,政府的作用相當重要。
蓋達爾和丘拜斯先後主持了俄國的“休克療法”和私有化,在俄羅斯經濟體
制的改革中,是決策者,而葉利欽信任並且重用這些新一代經濟學家。這是其他
獨聯體國家所不具備的條件。葉利欽是這樣評價這批新一代的的:“在我國出現
了一批具有全新的心理素質的人。具有這種心理的人是頂天立地的人,不等待他
人的援助,不指望任何人,不指望政府,不指望國會,不指望葉利欽。他們責罵
周圍所有的人,頑強地做自己的事。只要朝四周望望,就能發現,在商界,在創
作領域,在科學界,在文化界,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存在著這麼一批人,主要是年
輕人。目前他們還不引人注目,目前他們忙忙碌碌。但的確有那麼一批人。我國
開始出現一批頭腦裡毫無框框的勇往直前的人,從前此類人是受壓制的。”這是
葉利欽對新一代的評價,蓋達爾丘拜斯和普京都是這一代,他們雖然都是在蘇聯
的大學接受教育,但是已經推陳出新。葉利欽在回顧和評價“休克療法”的時候
說:“居民中一個又一個階層落入貧困的泥潭,社會分化在加劇,一些人的富有
和另一些人的貧瘠形成鮮明對照。整個社會步入一個社會異化的艱難地帶。”
“能否避免這一切災難呢?我認為不可能。”當時已經回國的著名作家索爾
仁尼琴在電視臺評論“休克療法”,打了一個比喻:“您是否準備用休克療法治
療自己的母親?”葉利欽對此的回答是:俄羅斯是我們的母親。但與此同時俄羅
斯又是我們自己。(引自葉利欽《總統筆記》,中譯本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10
月版)“休克療法”是美國經濟學家傑斐裡。薩克斯首先提出的一種宏觀調控方
法,主要內容是放開物價、緊縮銀根、穩定貨幣、減少財政補貼和實現貨幣自由
兌換,以期抑制通貨膨脹、穩定宏觀經濟。1985年玻利維亞出現嚴重財政危機,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是-9 %,通貨膨脹率高達23000 %。該國政府根據薩克斯
的建議,實行“休克療法”,1987年玻利維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即達2。1 %,
通貨膨脹率為15%,外匯儲備增長了20多倍。1990年波蘭和斯洛維尼亞也以“休
克療法”成功地穩定了宏觀經濟。
蓋達爾受到上述國家推行“休克療法”的影響和鼓舞,制定了在俄國實施
“休克療法”以改革現存的計劃經濟體制,這個方案冒著極大的政治和社會風險,
因為“休克療法”可能導致物價狂漲和社會動亂,從而產生政治危機。“休克療
法”實行之後,俄國的物價上漲了三點五倍,市場放開;企業不再有固定的客戶
和供應商;政府大量削減軍備的採購。這些都是俄國經濟的巨大變化。但是普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