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即使爆發核戰爭,大壩突然潰決,也有事前的防範措施,影響的也只是大壩下游部分割槽域,並不像人們想象的從宜昌到上海廣大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都會被淹沒。
在發電及能源保護方面,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32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後,其年發電量在1000億度以上,相當於中國全國總電量的1/10。一年發電量相當於7座240萬千瓦的火電站和一個年產5000萬噸原煤的巨型煤礦及相應的鐵路運煤能力。由此每年可少排放1000萬噸二氧化碳、100萬噸二氧化硫、1萬噸一氧化碳、37萬噸氨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廢水、廢渣,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以三峽為中心的全國電網,對緩解中國能源和環境瓶頸是一枚關鍵的棋子。
在水資源方面,三峽工程建成後,10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域將使國家對水資源調控更加得心應手。有了三峽的水源,長江中下游遇到乾旱時,將不必再向天祈雨,可隨時放水灌溉;另外,靠著三峽的水源,南水北調工程也將讓北方乾旱城市對水的渴望更加現實。南北共飲一江水不再是夢,三峽水庫將成為乾旱中國的“一口大井”。
在航運方面,三峽工程建成後,水庫蓄水使昔日險灘密佈的峽江航道變成高峽平湖,險灘淹沒,航深增大,航道加寬,從根本上改善了從宜昌到重慶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運條件,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航道單向年通貨能力從1000萬噸增加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降低35%,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2003年三峽蓄水成庫後,三峽壩區年過壩貨運量連續3年保持增長態勢,2004年、2005年分別達到4308萬噸和4393萬噸,大大超過了此前歷史紀錄。三峽航運能力提高後,便宜的水運可以直接加大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的開發及對外交流,等於給西部地區增加了一個出海口,促進了西部大開發,讓長江流域的經濟一體化大大加快。
在旅遊景觀方面,三峽工程建成後,舊景點淹沒的同時,新的景點也將出現。三峽庫區舊景點被完全淹沒的共計25處,而新增有遊覽價值的景點達到77處。山峻峰秀、峽幽壁峭的天然畫卷將與高峽平湖、碧波湧翠的絢麗圖景交相輝映。
在氣候效應方面,三峽庫區江面擴大後,會使風速和空氣溼度增大,總體會出現冬暖夏涼、溫差減小的氣候效應。
三峽大壩橫跨長江天塹,電能照亮半個中國,萬噸巨輪直達重慶,下游六省再無水禍,高峽平湖增添美景
當然,也正因為三峽工程涉及面廣,規模浩大,又有許多複雜的技術問題,對國家的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因而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全國上下一片支援、讚揚聲中,也有表示疑慮的善言。
第一部分 第61節:制衡(3)
這些疑慮主要包括:一是水土保持問題,三峽工程加劇了三峽庫區原本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如果沒有恰當有力的措施,勢必造成大面積毀林開荒,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二是水質汙染問題,三峽庫內水體流速減緩,區域性江段水質汙染將會加重;三是地質問題,三峽水庫蓄水後,將會使一些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滑入長江,威脅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四是泥沙淤積問題,在水庫蓄水後,重慶可能會因泥沙淤積而成為一個“死港”,而下游因為泥沙量減少,造成生物的營養來源減少。對於這一關係到國家民族和子孫後代的重大工程,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對三峽工程研究的深入和最佳化將會大有裨益。
三峽工程已經建成,同位於長江流域的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都江堰工程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而三峽工程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考驗。
神奇的天路
三峽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傑作,在21世紀前十年間,中國人改造自然的行動和能力幾乎是前所未有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後的40天,2006年7月1日,中國人民改造自然的另一項偉大工程——高原“天路”全線通車了。
巍巍崑崙,茫茫雪山,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天,青藏鐵路“青1”和“藏2”分別從青海格爾木和西藏拉薩出發,火車第一次駛上了青藏鐵路,西藏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從此被改寫。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藏族民歌《天路》在耳旁迴盪。沿著萬千人們朝聖的腳步,青藏列車這架鋼鐵游龍汽笛長鳴,一路穿越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