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俅由攣鞽櫚饕恍┕そ車接宄牽�嗣�醯茫�寰�茉詡改曛�誥屯耆�溝谷�康拿骶��Α�
“看來四川不是什麼久留之地啊。”鄧名對呆在四川的前景更加不看好。不知道闖營舊部這幫人還有沒有昔年縱橫天下的銳氣,可不可能鼓動他們孤注一擲向下遊突圍。鄧名覺得,若是能開闢一片靠海的地區作為根據地比較好,他記得歷史上說滿清不重視海上的力量,而且背靠大海還能得到海外明軍的呼應支援。鄧名決定等見到闖營眾將後,好好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
抵達巫山縣後,鄧名受到駐軍的熱烈歡迎,雖然大家都按照鄧名的要求依舊稱呼他為鄧先生,不過接待他的熱情程度顯然不在以往接待文督師之下。
巫山縣本來是劉體純駐守,但隨著李定國被從湖南擊退,清軍在湖北方向上的實力明顯增強,劉體純就放棄這裡去下游巴東駐紮,只在巫山縣留下少量駐軍。劉體純的部下竭力勸說鄧名繼續沿著長江向東,劉體純正在巴東翹首盼望鄧名的駕臨,巫山這裡也已經為鄧名準備好了換乘的江船。
不過雖然劉體純如此熱情,鄧名卻只能婉言謝絕,因為他已經訂好計劃要先去大寧河流域的大昌,也就是袁宗第的基地。無論如何,袁宗第是這個世界第一個向鄧名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鄧名不可能過其門而不入。
第三十五節 表態
大寧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河床雖然寬闊水流也很急,但水面並沒有覆蓋住整個河床,水面只有數米寬,最狹的地方看上去也就一兩米寬,只能行駛較小的船隻,和鄧名見到它之前的想像相去甚遠。河兩側都是高不可攀的陡峭巖壁,行走在峽谷底部時,鄧名仰頭只能看見頭頂上的天空,兩邊的崖頂都被直上直下的巖壁遮蔽無法看到。
這樣的景觀給鄧名的感覺是雄偉並不遜色於巫峽,乘船在巫峽江中行駛,頭頂上的天空更加遼闊一些,而現在則是在谷底行走。這種雄偉景緻是如何形成的現在大概只有鄧名一個人清楚,如同長江劈開了西部高原的群山一般,大寧河這條寬度不過幾米的激流,經過億萬年的不懈衝擊,硬是在巫山北部的山嶺裡切割出一道深數百米的峽谷。不過看著河兩岸那仰首不見其頂的連綿黑色巖壁,鄧名很懷疑這裡能種植得了大量的作物。
給鄧名帶路的嚮導是大昌人,早早就在大寧河與長江交匯處等待鄧名,原來乘坐的船進不來,鄧名一行換成小船劃了一段路,最後就由嚮導帶路步行向大昌前進。
“這裡能種田嗎?”
聽到鄧名的問題後,嚮導立刻答道:“本來大昌就沒有種田的習慣,我們這裡從來都是不用種地的。”
“那大昌人的生活怎麼維持呢?”觀察著周圍的地理形勢,鄧名想到大寧河上有兩座縣城,分別是大寧和大昌,可能附近還是有能夠種植糧食的地方,不然如何維持兩個縣的曰常生活?
“大寧那邊耕地還有些,不過也很有限,我們大昌人從古至今就不種地,最近幾年種莊稼都是才學的,”嚮導一邊說,一邊向巖壁上指去:“我們大昌有鹽啊。”
鄧名順著嚮導的手臂看去,高聳的巖壁上,隱約可以看到許多巖洞。據嚮導介紹,這些巖洞都是千百年來大昌人從巖壁上鑿出來的,洞中會不斷地流出鹽水,經過燒煮就可以得到優質雪白的石鹽,大昌人就是用這些鹽從川東和湖北換到糧食和布匹。這幾年因為戰亂,銷路受到影響,大昌人也不得不自己種上一點莊稼和蔬菜。
這個訊息讓鄧名對袁宗第的戰爭潛力更加不看好。凡是不適合種植的地區一般都難以養活大量的人口,現在大昌的鹽還可以去周圍的明軍控制區換生活必需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向清軍控制區走私,但將來清軍全力圍剿三峽時,袁宗第手中的鹽就是再多也無法當糧食吃。
那些巖洞都在刀削一般的峭壁之上,鄧名看了半天,真不知道當初是如何開鑿出來的。在這些巖洞下方還有些棧道,和長江上其他地方見到的一樣,這些棧道都懸在巖壁上,它們所處的位置在鄧名看來就連飛鳥都無處落腳。
當鄧名說出他的疑問後,嚮導笑道:“鄧先生小瞧我們大昌人了,這山壁看上去沒路,但對我們大昌人來說卻是通途。”
有些大昌人在兩邊的崖頂上搭蓋了臨時住處,他們要到巖洞採鹽,就從崖頂順著懸崖而下,揹著鹽水再從光禿禿的巖壁上爬回去。如果想要去巫山賣鹽,也都是揹著鹽從山上直接下到谷底走河邊這條路,根本不會捨近求遠從山區裡繞。鄧名聽得暗暗咂舌,這在他看來完全就是無保護攀巖冒險,似乎只有特種兵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