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徹底說服了在場的文武官員,眼下確實需要抽調大軍回援武昌。
“賊人十餘萬,行動不可能迅捷如飛。”見部下們情緒低沉,胡全才又開始鼓舞士氣,進一步給大家分析道:“攻破鍾祥後他們肯定要整頓一段時間。而且大武昌可不是小鐘祥,賊人難道真的如此狂妄,認為憑他們幾萬人就能拿下漢陽、武昌兩府不成?本總督斷定,十天之內他們的主力絕對無法趕到武昌城下,而夷陵、江陵的兵馬順江而下,三天之內就能來到。”
聽到胡全才的話後,不少人臉上的憂色稍微散去一些。
三個親兵此時走上前來,一人拾起一支令箭,等胡全才的幕僚擬好書面命令後,他們就要前往上游傳令。
看著幾個幕僚書寫放棄江防的命令,聽著那筆墨的刷刷聲,終於還是有一個幕僚站出來反對。他對胡全才說道:“總督大人,一旦調回水師,放棄江陵、夷陵,那五年來的心血就毀於一旦了。”
雖然這個幕僚沒有明說這是誰的五年心血,但大家都知道他指的就是洪承疇。水師和夷陵一帶的堡壘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自從組建起強有力的洞庭湖水師後,清軍就能威脅到扼守三峽咽喉的明軍,迫使對方不得不留重兵把守根據地,更無法乘船攻擊夷陵。把水師和駐守部隊調回來容易,但若是明軍趁機控制了洞庭湖的湖口,那麼水師再想返回去就難如登天了。
“一旦讓賊人進入了洞庭湖,並把我們的水師攔截在外,那沿著湖周圍的府縣,又該派多少兵馬去防守?要養這麼多兵,湖廣的財賦又該如何支撐?”
洪承疇當年有清廷的全力支援,但現在胡全才可沒有。若是水師無法進入洞庭湖,就得在湖邊尋找地方重新造船,然後再把湖內的明軍水師打出去。在重新奪回洞庭湖的水域控制權以前,西面的常德府、南面的長沙府、還有東面的武昌府,都要時刻防備明軍登陸搔擾。可想而知,這將給湖廣總督衙門帶來極大的軍事和經濟困難。
眾人紛紛指責這個人說話不切實際,如今武昌危在旦夕,哪還有時間考慮以後幾年才會遇到的麻煩。
胡全才心裡也暗暗有氣。若是武昌丟了,他這個湖廣總督也就算做到頭了。但若是能在十幾萬明軍面前力保武昌不失,那麼放棄江防最多也就是個戴罪立功。說不定朝廷還不會給予懲罰。畢竟是朝廷為了攻擊昆明的大戰略而抽空湖廣兵力的,現在明軍大兵壓境,胡全才不得不棄車保帥,實在也是無奈之舉。
但那個幕僚仍不肯放棄,苦勸道:“總督調回夷陵、江陵等地的重兵,武昌大概已經可以解了燃眉之急,嶽州暫時還是不要放棄為好,讓水師先在嶽州待著。若真是武昌遇險,嶽州距離不遠,水師很快就可以趕來。”
雖然心裡不快,但胡全才承認這個人說的還是有道理的。放棄洞庭湖影響太大,將來收復起來也確實十分困難。於是胡全才就修改了一下將要給嶽州送去的命令,命令水師暫時留在那裡,不過要儘快把夷陵等地的軍隊透過長江運到武昌。
發出了這三道命令後,胡全才又給燕京送去一份六百里加急的急報。奏章中稱,疑似宗室的偽明江南提督鄧名,突然率領二十萬流寇、號稱五十七萬人,沿漢水殺向武昌。兩湖兵力空虛難以抵抗,急需河南、江西等地的綠營入湖北支援。如果有可能的話,胡全才還希望能夠從貴州調一些精銳兵馬返回湖廣。
只要能夠從貴州調回一些精銳軍隊,胡全才覺得就是洞庭湖丟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只要把沿湖周圍的府縣都控制住,明軍水師肯定不會在湖裡等死,而只能乖乖退走。不過這個要求燕京未必會同意,畢竟永曆天子在西南,清廷的大戰略是集中力量消滅具有號召力的永曆天子,讓天下人相信明朝已經徹底滅亡。
胡全才考慮到這一點,就在奏章裡暗示朝廷,不要光盯著那個已經棄國逃去緬甸的明天子,而是要對鄧名予以更多的關注。這個身份尚不明朗的明宗室在四川、湖廣搗亂,名聲曰盛一曰。放任他繼續鬧下去,遲早會有超過永曆天子的那一天。況且鄧名目前的活動範圍不是邊遠荒蠻的緬甸,他對清廷統治的威脅遠比永曆大得多。
鍾祥。
鄧名這幾天相當的清閒。俘虜放走了,從四位將領那裡借來看管俘虜計程車兵也因此失去了作用,把這些士兵交還給幾位將領後,鄧名每天就教衛士認字,同時和他們商量未來的大計。
鄧名決定還是要去南京,不過他打算再等幾天,等到夔東眾將返回根據地的時候再和他們分手,那時清軍多半會以為鄧名也跟著明軍一起回去了。利用清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