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第1/4 頁)
隨著院會的召開,鄧名的很多政策在成都內部變得再也不是秘密,連川西和兩江的好多協議也都在院會上被捅了出來,讓剛剛來到成都的山西人驚愕不已。蒙古人更是聯想起了高郵湖一戰的種種離奇之處。不過這時沒有無線電,就算是成都盡人皆知的秘密,也傳不出四川。而任堂等人對此也持無所謂的態度,蔣國柱他們是敵人,就算真倒黴了也沒什麼心疼的,但院會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就必須知道這些正確的情報。
在這個計劃大綱的基礎上,院會又進行了一些修改,最後以鄧名的名義正式下令給成都和敘州知府衙門,要求進行全面動員,會合夔東盟軍進攻江南。
給軍方的授權是:首先,如果蔣國柱或是張朝拒絕參議院和帝國議會的決議,那軍方有完全的自由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如果兩江督撫同意了院會的決議,那帝''隊可以攻打山東、浙江沿岸,協助被迫遷海的水手來到成都。其次,對山東和浙江的攻擊應該給予兩江補償,保證知情識趣的兩江督撫避免成為清廷的關注重點,而且讓他們分享戰利品,有助於他們心甘情願地協助明軍的工作。
動員令下達後,成都大批同秀才踴躍報名,敘州也是一樣,最後明軍一共動員了五萬人,比預計的人數要多出一倍到兩倍。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動員。以前鄧名需要向士兵們許諾各種好處,這次動員的經費在以前大概也就能夠動員不到兩萬人,而現在卻動員了五萬人。軍銜最高的李星漢被任命為遠征軍的總指揮,周開荒留守,穆譚和任堂隨行。
說起這次動員的效率,明軍的軍官們都滿懷得意:“現在同秀才都明白了此戰事關他們以後的生活。院會還向兩江督撫提出要求,要協助明軍的相親活動。”
既然能夠動員這麼龐大的軍隊,參議院就不願意讓夔東盟軍參戰了,而是向委員會提出一個補償協議:夔東軍負責在川西大軍離開四川的時候鉗制渝城,而川西軍隊會補貼他們的開支。
得知此事後,劉體純他們進行了一通緊急商議。鄧名不在的時候,川西竟然能夠動員大軍出戰讓夔東諸將喜出望外,他們也知道計劃修改得大變樣,川西人願意用更可靠的部隊來進行軍事行動。而渝城的威脅是客觀存在的,最後經過商議,劉體純表示夔東聯軍將開到渝城附近進行監視,不過他聲稱若是夔東軍能攻下渝城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威脅,那川西應該承擔所有額外的軍費,並給更多的津貼。
川西方面考慮了一下,同意了委員會的要求。此時袁宗第終於後悔了,也宣佈加入委員會,宣佈參與對渝城的圍攻——如果是夔東軍攻下了渝城,那袁宗第有把握要到這座城市的統治權,畢竟沒有比他距離渝城更近的人了。
第十一節 攻勢(下)
攻下了邊關的白文選,派遣使者前去緬甸那邊下書,稱只要緬甸送還永曆天子,明軍就會立刻退兵。
本來鄧名還以為白文選只是一介武夫,可從這個舉動看來,他卻是頗有心機。
“白將軍這是驕敵之計吧?”兩萬明軍完成了集結,糧草也準備停當,對緬甸的進攻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白文選卻在這個時候派使者去八莫下書,明顯是故意示弱,讓緬甸方面生出僥倖之心。
“正是。”白文選嘿嘿一笑。自古以來,若是兵強馬壯,就不會有什麼公平交易,如果明軍聲稱不交還天子就踏平緬甸的話,估計緬甸還會認真斟酌一番。當然,緬甸也可能會認為明軍是在虛張聲勢。不過現在明軍居然連虛張聲勢的膽量都沒有,只是可憐巴巴地說什麼用邊關交換天子,緬甸方面多半會心中大石落地,認定明軍沒有攻打的能力。
緬甸的想法很符合這個時代的習慣,也就是鄧名是個例外,以致清軍曾經一次次誤判明軍的實力。
“聖上南狩三載,晉王和白將軍就沒有派人去要過嗎?”鄧名問道。
“一開始是想派人去要的,而且晉王也把這件事交給我了,可是我正要去和緬甸說話,傳來了鄧將軍在昆明的訊息,我也就退兵和晉王合兵一處回師昆明瞭。這三年來一直和吳三桂那老賊對峙,屢次提起過此事,但是始終沒有成行。”白文選認真地回答道。
莽白篡位前,因為明軍始終不像鄧名前世那麼窘困,所以永曆的流亡朝廷在緬甸過得也還可以,首輔、閣老們在國內提心吊膽了好多年,好不容易過上了安穩曰子,沒有一個願意回來的。李定國和白文選私下商議了幾次,都覺得勸說皇帝回來的可能姓不大,派兵去接也沒有任何意義,不但會削弱雲南的防禦力量,還可能讓朝廷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