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第3/4 頁)
,但這種開銷肯定會打亂清廷的時間表,讓他們發起對成都的真正攻擊變得遙遙無期。
李國英的話讓使者愕然,片刻後才強笑道:“總督大人的意思,小人會如實稟告的。”
“有勞了。”李國英也不知道自己最後這一番話是否有用,使者離去後他仍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東家。”李國英的一個親信幕僚終於忍不住了,他提醒川陝總督道:“朝廷心意已定,東家何苦自尋煩惱?”
李國英最後的那番話毫無疑問是非常不明智的,朝廷已經做出了決定,既然反對沒有用,那奴才就該執行,而不是跳出去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朝中的輔政大臣會覺得李國英是在挖苦他們,不顧他們的臉面,萬一進攻出了什麼紕漏,大臣們會更討厭李國英,認為川陝總督是故意表現自己的先見之明——甚至可能猜測李國英是提前撇清責任,更讓他身處是非之地。
“為國無暇謀身。”李國英長嘆一聲,一臉黯然,良久後又緩緩說道:“前朝,本總督不過是寧南(左良玉)手下的一個將佐罷了。先帝御宇以來,信任有加,不但抬旗入籍,更讓我成為一方總督,位列封疆。我只恨才疏學淺,不能替朝廷討平亂賊,一統天下;先帝蒙難以來,我更是深恨不能為先帝報仇雪恨。今天朝廷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人心,將輜重、兵力輕擲,報先帝之仇豈不是更遙遙無期?唉,盡人事、聽天命吧,但願我的一番忠言,能夠感動天心。”
眾幕僚也都是無言以對,片刻後又有一個人問道:“那嘉陵江的防禦工作是否還要繼續?”
鄧名不願意讓水師進入嘉陵江冒險,李國英同樣不敢冒險,他已經下令在江內沉船,用鐵鏈封江。現在朝廷明令進攻,幕僚就詢問是否還要佈置防禦。
“當然要繼續。”李國英毫不猶豫地答道,萬一川西水師突入嘉陵江並且摧毀了清軍的水師,那渝城的兩萬兵馬就陷入羅網了。
“不知道是不是要修築炮臺?”李國英尋思著,之前他一度以為遲早能靠著水師壓制住袁宗第,所以曾經考慮過在江邊修築炮臺,鑄造大口徑的火炮。不過鑄造大炮、修築炮臺耗費巨大,而且效率還不如用艦隊攔截,所以李國英放棄了這個打算。不久前看到川西水師的威勢後,李國英就惦著撤退,自然不會再考慮這個方案。現在看起來朝廷未必會放棄渝城,造炮攔截明軍的船隻就又成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以現有的軍事技術,想靠固定炮塔封鎖江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炮擊能給明軍船隻造成的傷害也很有限。但水師註定拼不過明軍,有炮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第三十四節 晉王(上)
自從鄧名返回成都後,有了川西水師為後盾,明軍的航運變得更加繁忙,幾乎每天都有船隊經過渝城,把四川的食鹽運往下游。
現在渝城擁有的火器以火銃為主,大炮有十餘門,可以用來防禦城牆,轟擊想靠近城門的敵人,也可以和嘉陵江的水師配合封鎖嘉陵江江面,不過對於長江就是徹底的無可奈何。很快李國英就把嘉陵江用鐵鎖給堵上了,儘管明軍繼續動員船隻護航,但就是減少護航戰艦數量,清軍水師也殺不出來了。
在李國英看來,清軍佔領渝城只有兩個作用,要不就是作為進攻成都的前進基地,要不就是用來切斷成都和奉節的聯絡,現在兩個作用都起不到,渝城除了大量地消耗甘陝的物資其它什麼用也沒有——如果一定要勉強說有作用的話,那就是讓明軍無法在渝城建立一個哨所,無法把明軍的戰艦護航都省了。
因為朝廷的堅持,李國英無法放棄渝城,所以他只能百般地琢磨如何給鄧名添堵,最後他在造拋石機和造炮之間選擇了造炮。
明軍水師佔據著絕對優勢,看上去陸軍好像也不弱,所以李國英的部將們認為火炮不能很大,一定要能用馬拉了迅速地跑,如果明軍登陸,就把大炮搶救回城裡,免得送給了明軍,好歹大炮也都是銅鑄的。
不過能用幾匹馬拉了跑的炮雖然機動姓高,但是重量有限,別說江對岸,就是江心也夠不到。既然李國英不肯去對岸進行軍事冒險或者說送死,那想搔擾、嚇唬明軍的船隻就需要更大的炮。
為此李國英特地命令把幾個火器師傅從保寧調過來,一個月後,這幾個清軍火器專家到了渝城,聽了川陝總督的要求就直搖頭。他們說,想威脅明軍的船隻就需要射程能夠橫跨千米江面的大炮,而綠營之前從來沒造出過射程達到一里的大炮。就算是最有經驗的三順王部隊,造的重型大炮也都是用來轟城牆的,那種炮完全不必追求精度。即使號稱能鑄造強大火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