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兵團加一個縱隊約14萬人,擔任攻城,以6 至7 個縱隊在克州、鉅野間“夾運(河)而陣”,並構築幾道防禦工事,以便隨時轉移兵團於運東或運西,阻擊與殲滅敵援。攻城部隊又根據濟南敵軍防守情況,分成兩個攻城集團,即以華野第3 縱、10縱、魯中縱為西集團,由10縱司令員宋時輪指揮;以華野9 縱、渤海縱隊組成東集團,由9 縱司令員聶鳳智指揮。同時,為了牽制敵人,華野還以兩廣縱隊、冀魯豫軍區部隊、渤海軍區部隊分別從南、北向濟南發動攻擊,配合東、西兩個集團的攻城行動,整個戰役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副司令員王建安統一指揮。
為萬無一失,毛澤東還決定當濟南徐州吃緊,位於信陽和鄭州的國民黨軍張軼孫元良兵團被迫移動時,劉鄧陳中原野戰軍在運動中發起攻擊,殲其一部,以配合濟南戰役。
8 月下旬,毛澤東多次就濟南戰役的作戰部署和作戰方法致電前線指揮員。
9 月11日,毛澤東給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的電報中,就攻濟打援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作了明確的說明:“此次作戰目的,主要是奪取濟南,其次才是殲滅一部分援敵,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卻不應以多數兵力打濟南。如果以多數兵力打濟南,以少數兵力打援敵,則國援敵甚多,勢必阻不住,不能殲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濟的必要時間,則攻濟必不能成功。”
毛澤東強調指出,這種部署遇有情況變化時可以予以改變,如:援敵已被阻住而攻城需要增加兵力時,可從打援方面抽調兵力參加攻城;在攻城不能短期解決戰鬥,而援敵又已大舉進犯,非殲滅援敵不能繼續攻城的情況下,則應從攻城兵團中抽調一部至半數兵力加人打援。他還指出:攻城部署應分兩階段:第一階段,集中兵力攻佔西面飛機場,東面不要使用主力;第二階段,則依戰況發展,將主力使用於最利於發展之方向,如果東面利於發展,則應使用於東面。他同時指出:“整個戰役應爭取一個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須準備打兩個月至三個月,準備對付最困難的情況,並以此作為一切部署和工作的主要的出發點。”並規定:“整個攻城指揮,由你們擔負。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
這樣,毛澤東就從戰略運籌到戰役部署的方方面面,完成了對濟南戰役的基本決策。
66.中秋月夜發起攻勢“
9 月9 日和13日,華野的攻城西集團和東集團先後從濟寧、漢上、泰安、萊蕪出發,秘密向濟南開進。15日,兩廣縱隊攻克濟南西南的長清。這時,王耀武判斷我軍主攻方面在西面,便將其預備隊第19旅調至城西的古城一帶,並將在西南的第57旅撤至城內,準備用於西郊的防守。
1948年9 月16日夜。正是中秋節的前夜,一輪銀色的圓月靜靜地懸掛在夜空中,灑下一片令人寒顫的銀霜。這一個中秋節將是國共兩軍的另一種形式的“團圓”。濟南城內的王耀武正準備舉杯賞月,安度中秋佳節。華野攻城東西兩部隊早已嚴陣以待,只等下達攻城命令。
子夜24時整,粟裕要通了攻城指揮所的電話,向許世友發出攻擊命令:“現在,我命令你發起總攻,向東西兩路大軍發出攻城命令。”
隨著一顆訊號彈升空,華東野戰軍的攻城部隊對濟南外圍發動了全線攻擊。
霎時間,濟南城內外方圓百里萬炮齊鳴,大地抖動,火光沖天,硝煙無情地遮住了月光。濟南城被驚醒了。
華野10縱沿黃河東岸開闊地帶,由濟南城的西南向古城急進。
華野3 縱和華野司令部的警衛團,與10縱並肩由西南向琵琶山一帶攻擊。
冀魯豫軍區部隊於上午向濟南西北黃河彼岸的齊河守軍發起攻擊。午夜,已發起追殲逃敵之戰鬥。
渤海軍區部隊由濟南正北的黃河渡口,攻擊鵲山,並撲向黃河鐵橋。
渤海縱隊從濟南的東北向東北屏障王舍人莊攻擊。
魯中南縱隊由濟南之南方向雙頭山等地攻擊。
13縱全部人馬作為預備隊,集結在濟南之南,靜聽兩軍開火的槍炮聲。
在東郊,擔任主攻的華野9 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苗嶺山和硯池山的敵軍陣地發動了猛烈攻擊。這兩座山突兀而立,雙峰對峙,扼住了通向濟南的門戶。從這個山巔向西望去,濟南全城盡在眼底。
王耀武指揮部不斷接到告急電話,東面的茂嶺山告急!西面的長清告急!。
王耀武對參謀長羅辛理說:“共軍主力一定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