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據卑職所知,章軍的裝備捉衿見肘,他們連過冬的棉衣都沒有。如果他們與俄國人有勾結,豈能落得如此狼狽?”
劉坤一冷笑:“正因為他們如此狼狽,才最有可能投靠俄國人!”
宋慶心頭一陣悲嘆,如果章軍投靠了俄國人,那也是朝廷逼的!太后不僅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反倒要對章軍下手!可是,在大清國,誰也不敢說這話。
身後,響起了一個低沉的聲音:“請宋提督下令,全軍後撤到九連城!”
宋慶眉頭緊皺,說話的竟然是身後不遠處那個小個子軍官。
劉坤一堂堂一品大員,宋慶也是朝廷的正二品武將,而那個軍官從服飾上看,最多也就是個正五品,豈能隨便插言!
劉坤一向宋慶緩緩說道:“孟將軍所言,也是太后的意思。”
“孟將軍?”宋慶滿腹疑惑。
劉坤一沉聲說道:“這位是太后身邊的帶刀侍衛,孟明仕,孟將軍!孟將軍文武雙全,如今戰事緊迫,正是用人之際,太后親命孟將軍為五品步軍副尉,前往你軍中參贊軍務!還請宋提督多多照看。”
宋慶仔細看去,那軍官身披鎧甲,頭戴氈帽,氈帽帽沿壓得很低,看不清面容,然而,帽沿下的半個臉,卻是透著一股攝人的寒氣,讓宋慶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既是太后派來的上差,卑職豈敢託大,凡是必與孟將軍商議。”宋慶心中一陣莫名的悲哀,太后這是不放心他了!所謂參贊軍務,實為監軍!
劉坤一說道:“不知宋提督如何安排孟將軍?”
“孟將軍可作為隨軍參贊參與軍務。”
“這恐怕不妥。”劉坤一搖頭:“孟將軍不是單身而來,太后恩准,孟將軍率武衛軍三營,隨軍效命!”
宋慶大吃一驚。
武衛軍駐紮在豐臺,是京城的御林軍!那是大清國最為jīng銳的部隊!
這個孟明仕不僅是太后的貼身侍衛,還能夠調動御林軍!此人非同小可。這說明,太后命孟明仕前來,絕不僅僅是要他參與軍務!
太后是要孟明仕節制諸軍!
宋慶慌忙說道:“卑職以為,孟將軍智勇雙全,可擔任卑職副將,節制徐邦道、聶士成諸軍。”
孟明仕冷冷說道:“在下只是五品步軍副尉,豈能節制諸將。在下只是想請宋提督,從各軍中撥出四個營,加上我的三個營,組成和字軍,由我親自統領。”
“這沒有問題。”宋慶說道。
劉坤一點點頭:“那麼,就請宋提督下令,全軍拔營,移軍九連城。”
“遵命!”宋慶躬身說道。
孟明仕帶來了大清國最為jīng銳的部隊,這支部隊卻不是用來對付近在咫尺的rì本人!
太后老佛爺已經把周憲章當成了最為危險的敵人!
1895年一月二十rì,農曆臘月二十五,宋慶所部進駐九連城。
同rì,乃木希典少將率第二軍第一旅團進佔海城。
臨津江北岸,汶山。
臨津江發源於元山一帶的虎飛嶺山區,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橫貫朝鮮中部,將朝鮮一分為二,在江華島附近流入黃海。
臨津江在群山之間蜿蜒曲折,兩岸的高山銀裝素裹。
汶山位於臨津江北岸,是臨津江上的一個連線南北官道的渡口。距離平壤約兩百公里,距離漢城則只有八十公里。
正因為如此,汶山被認為是連線朝鮮南北的咽喉通道。rì軍北進必先攻佔汶山,而章軍若要南下,則是以汶山為橋頭堡。
周憲章把他的指揮部設定在臨津江邊一座名叫青丘的山峰上,這是一座青石為主體的山峰,突兀地站立在臨津江北岸,臨津江南岸數十里地盡收眼底。
章軍挺進臨津江,可謂是傾巢出動。除了原本部署在臨津江北岸三十公里處張勳第三團,駐守平壤的吳佩孚第一團、那哈五第二團、馮國璋直屬營、駐守義州、安州、元山一帶的樸永烈第四團,也全部按照周憲章的命令,到達臨津江邊,從北向南依次展開。
其中,第一團部署在九化裡,第二團部署在汶山正面,第三團部署在馬智裡,第四團和師直屬營則是作為預備隊,部署在北岸道元裡。師直屬炮隊則是部署在青丘附近。
經過三個月的休整,章軍在朝鮮招兵買馬,三千多朝鮮百姓報名參加了章軍,章軍總兵力再次達到了八千人左右。
不過,部隊仍然缺乏裝備。錢有貴從俄國人那裡弄到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