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那桐就把那晉活動出來了。那晉劫後餘生,自知自己不是個當官的料,從此賦閒在家,整rì吟詩作賦之乎者也,再不過問政治,倒也落得自在。
周憲章一路向北趕往奉軍駐地奉天。他穿著北洋水師的號服,拿著劉歩蟾的手令,一路上倒也暢通無阻。
一路上,不斷有各地駐防的軍隊向北開去,道路擁擠,塵煙瀰漫。沿途百姓百姓卻是一臉的茫然,表情麻木地看著那些行sè匆匆的兵勇,不知道這是哪裡要打仗了。
周憲章看著那些表情麻木的百姓,心頭嘆息。
在百姓的心目中,哪裡要打仗,和誰打仗,其實都無所謂。
打仗是皇帝的事,皇帝願意跟誰打就跟誰打,打贏了是皇帝贏了,打輸了是皇帝輸了,不管是輸是贏,跟小老百姓沒啥關係。只要仗不要打到小老百姓的頭上就行,百姓該吃就吃,該睡就睡,該交糧就交糧。反正,不管是誰做了皇帝,百姓不都得交糧嗎?
大清國的百姓只有臣民的概念,沒有國民的概念!
而在rì本,明治天皇下達了戰爭動員令,舉國上下群情激昂,不論是zhèng fǔ官員還是平民百姓,全部都投入到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前動員中,在野黨停止了對執政黨的攻擊,民眾捐款熱情高漲,就連jì女也把多年積攢的積蓄捐獻給了國家。
劉步蟾讓周憲章隨左寶貴入朝作戰,周憲章知道,這一去,恐怕是有去無回——他知道,甲午戰爭,大清國必敗!
但是,周憲章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朝鮮。
周憲章想起了爺爺,想起了爺爺的漢陽造!
“打鬼子!打不了鬼子就不要進祖墳!”
周憲章的手裡沒有了爺爺的漢陽造,但他有了一杆和漢陽造如出一轍的1988委員會步槍。
冥冥之中,上天註定!
他終於要和小鬼子幹一仗了!
不為大清國,只為爺爺!
周憲章從心底裡不承認自己是大清國的臣民!
他是中國的國民!
第046章 九連城
十天之後,周憲章趕到了奉天,一打聽,奉軍已經在五天前開拔。
周憲章急忙趕往鴨綠江,來到了鴨綠江邊的九連城。
自元代以來,九連城就是中國與朝鮮進行通商貿易往來的“互市”之所。是明、清兩代中國與朝鮮通商的要道,同時,還是兩國使節往來的必經之地。
九連城背靠鎮東山,東臨鴨綠江與有靉河,地勢險要,有大小九城相連,故此得名。明朝在九連城築鎮江城,並將長奠堡遊擊移來這裡,駐紮軍隊,九連城成為遼東東南部邊境上的軍事要地。明朝時期,倭寇屢次進犯朝鮮,明朝軍隊數次從九連城出發,進擊朝鮮。
到了清代,九連城仍然是大清國在東北的邊貿和軍事據點,是大清軍隊入朝作戰的必經之路。
周憲章從天津一路北上,行程千里,所到之處,一派祥和,毫無戰爭氣氛。就連軍事重鎮奉天,百姓也是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意,他們只知道奉軍要去朝鮮,至於軍隊為什麼要去朝鮮,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關心。百姓唯一關心的是,奉軍什麼時候回來,因為,他們要仰仗這些當兵的做生意。
幅員遼闊的大清國,只有九連城這個彈丸之地,才有一些戰爭氣氛。
其實,所謂的戰爭氣氛,僅僅是在這裡聚集了無數的兵馬,從鎮東山到鴨綠江,旗幡招展,軍營遍佈。
然而,九連城的狹窄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喝得醉醺醺的大清官兵,這些穿著五顏六sè號服的兵勇來自全國各地,有四川的、甘肅的、陝西的、廣東的,三五成群,四處遊蕩。城裡的百姓更是喜上眉梢,突然來了這麼多兵,他們的生意大為興隆,有大把銀子賺,傻瓜才愁眉苦臉。
亂哄哄的街道上,一群群爛醉如泥的亂兵罵罵咧咧,街道兩旁的店鋪裡,猜拳喝酒的喧譁聲此起彼伏,店鋪老闆陪著小心迎來送往。
周憲章心中暗暗嘆息。
軍隊和百姓都把出兵朝鮮看成了度假!
這也難怪,直到現在,在九連城的官兵還以為,他們入朝作戰的任務是鎮壓朝鮮亂民。
對付一群手無寸鐵的亂民,比渡假還安逸,渡假要花自己的銀子,而鎮壓亂民,不僅吃得好玩得好,還可以順手牽羊滿載而歸。
大清國始終沒有把真相公之於眾,朝廷不相信自己的子民,也不相信自己計程車兵!
數萬大軍散佈在就連城方圓十數里的範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