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解放戰爭全記錄第四卷-風捲殘雲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我以控衛封神鬼滅:不會呼吸法?我請緣一代打世紀豪門從港島開始什麼?你說我是德拉科馬爾福?EXO之故事的惡女我每週一個新系統,你不炸了嗎?騎士之光:奧特曼宇宙之旅木筏求生:唯有我萬倍返還原神:在提瓦特養老加入了聊天群想做的從來就不是朋友他背叛我以後又後悔了諸天真靈道穿書後漂亮糊咖攜手大佬炸戀綜對別人的男寵一見鍾情死神:究極數值怪模擬器:從幫派嘍囉成天下霸主深層隱意識雌蟲流落地球,被人類大佬寵了全民領主:文明從小破村落開始總裁的七日戀人

取第二條辦法,決定於21日下野。”

白崇禧則於20日至21日凌晨在武漢加緊磋商對策,並在電話中叮嚀李宗仁要當繼任總統,而不能當“代總統”。白與大家連夜磋商後,歸納為三條意見:(一)李宗仁必須當繼任總統,而不能當代總統;(二)必須改組孫科內閣,另組張治中和談內閣;(三)請何應欽出來任陸海空軍總司令。

這三條意見寫好後,由邱昌渭和程思遠帶回南京向李宗仁彙報。

蔣介石畢竟老謀深算,處處高李宗仁、白崇禧一著。當蔣決定下野後,不僅把黃金白銀運往臺灣,而且已完成了人事的調整和安排。

1 月20日晚,蔣介石約見李宗仁,說明下野之意。次日上午10時,蔣介石在官邸召集要員開會。會上,蔣介石以低沉的語調說出引退和由李宗仁上臺之事後,好幾個人竟痛哭流涕。蔣於此悲痛氣氛中,掏出早已擬好的引退文告,叫李宗仁簽字。李在一片抽泣聲中,也顧不得細看文稿,就簽了字。

同一日,蔣介石召見浙江省主席陳儀,問陳對他引退的意見。陳儀向蔣微微一躬後,未加認真考慮,就說蔣的引退是“激流勇退,適當其時”。其實,這是陳不經意的一句順水推舟的客套話,而蔣聽後則臉色突然大變,緘口不語。陳因此話種下了殺身的禍根。

下午4 時10分,蔣介石飛離南京,到杭州後住在覓橋機場。陳儀趕快請蔣介石到樓外樓吃飯,為他接風。陳誠、蔣經國、俞濟時、湯恩伯也陪同在座。但蔣不賞光,滴酒未沾,大家不歡而散。

蔣介石於杭州覽橋機場住了一夜後,次日晨乘機返鄉。此時宋美齡還在美國未返,他更感淒涼和孤單。蔣的座機於寧波市郊棟社機場降落後,陪送和迎接的人很多,轎車隊浩浩蕩蕩,直奔溪口而來。到溪口後,武嶺學校的學生列隊歡迎。蔣介石因心情不好,連手也沒有抬一下,就過去了。

蔣在溪口的警衛工作由蔣經國編組的侍衛總隊和國防部綏靖總隊擔任。起先,俞濟時要安排88軍擔任,只因軍長是程潛的乾女婿,蔣未批准,並訓斥俞濟時:“你不知道他是程潛的乾女婿嗎?程潛可靠嗎?”

蔣到溪口後,仍在幕後指揮軍事和有關方面的事務。1949年1 月25日,蔣召見何應欽、顧祝同、湯恩伯等高階將領到溪口開小型軍事會議。會上,蔣將長江防線分為兩段,江西湖口以東歸湯恩伯防守,湖口以西歸白崇禧防守;他估計白的人馬還有75個師,45萬人。

關於作戰計劃,他指示各高階將領們:“以長江防線為外圍,以京滬杭三角地帶為重點,以淞滬為核心,採取持久防禦方針,最後堅守淞滬,與臺灣遙相呼應。必要時,我們以優勢海空軍從臺灣支援淞滬,然後待機反攻。”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蔣介石明白:江西湖口以西由白崇禧控制,他無能為力,就幻想保住淞滬地區,作為臺灣的橋頭堡,再轉而反攻大陸。至於南京,因為李宗仁上了臺,他決心放棄,並令湯恩伯將江寧要塞的大炮秘密拆運上海,把主力部隊放在鎮江以東,然後問湯聽懂了沒有?湯大聲答道:“懂了!卑職一定遵守,不成功便成仁!”為此,李宗仁說蔣介石破壞了江防計劃,非常氣憤。

會上,蔣介石還說:“共產黨只要我的命,可是桂系的人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鈔票。”對此,誰也不敢表態。為了鼓勵士氣,蔣又說麥克阿瑟曾表示,只要我們爭取支援一年時間,他們一定會全力支援我們。一年後國際形勢必將發生重大變化,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打起來。

1949年1 月22日,也就是李宗仁當上“代總統”的日子,李電邀李濟深、章伯鈞、張東蓀等共同策劃和平運動。同時,又命行政院派邵力子、張治中、黃紹竤、彭昭賢為和談代表,等候和中共商定地點後進行和談。又派邵力子到上海訪見宋慶齡、章士釗、顏惠慶、黃炎培、羅隆基、張潤等人,請他們為和談出力。

回想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近20年來,桂系曾幾度反蔣,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李宗仁不得不承認其實力難與蔣介石抗衡。於是,長期以來,李、白忍氣吞聲,寄人籬下。而眼下,由於共產黨的節節勝利,再加上被美國看中,他們時來運轉,終於將黨內宿敵逼下了總統權力的寶座。

但是,飽經宦海沉浮的李宗仁,對自己執掌“中華民國總統”大印一事並不太樂觀。他明白,蔣介石雖然不當總統了,但他還是國民黨總裁,依慣例,大政方針必須經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中常委)審議後方可實施。由黃埔學生掌握的幾百萬

目錄
重生之出獄伯爵的雪狐狸[綜]日向花水琅琊榜假少爺的我和真少爺在一起了重生之安卿如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