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由於雙方都進入了各自火炮的射程,明軍艦隊的損失開始明顯增大,清軍憑藉數量優勢,將明軍戰艦也打得遍體鱗傷。顧三麻子的艦隊由於船體輕小,已經有十來艘艘戰船被拋棄或是打沉。如螞蟻般聚攏過來的清軍大小戰船開始拋灑鉤鎖,意圖登船肉搏“傳令掉頭,全體駛出海灣!”宋友亮果斷的下令,明軍艦隊在十五艘大船的引導下從大連灣內側殺出,趕來支援左翼的清艦再次遭到猛烈炮火的兩面夾擊,十多艘大福船中彈起火到了午時三刻(11:30),駛出海灣的明軍艦隊再次掉頭,利用火炮射程上的優勢將清軍死死地逼在大連灣裡進退不得。四十多艘清艦為了躲避炮火在灣內擠成一團。宋友亮又命顧三麻子再次放出火船,這次,擠做一團的清艦避無可避,終於讓顧三麻子如願地重演了一遍火燒連環船。
此時海灣內的火勢徹底失去了控制,火勢蔓延到陸地上,不僅燒燬了船塢和造船廠,甚至引燃附近的森林,熊熊大火照亮了半個天空,。
狼狽地逃上陸地的尚可喜望著大連灣,胸口如壓大石,厲聲大吼道:“宋友亮~~~”,話音未落,尚可喜頓覺眼前一黑,一頭栽倒在馬背上。
“王爺~~”尚可喜的親兵趕緊七手八腳的抬起尚可喜,向北逃命去了大連灣之戰結束後,宋友亮船不停帆,繼續南下,又將旅順口的滿清造船廠摧毀,至此,遼東的滿清水軍基地被摧毀,從此渤海和黃海成了大明水軍的天下。而尚可喜打造的戰船大部分被焚燬、擊沉,大小船舶三十六艘被明軍俘虜,另有一批水戰武器如紅夷大炮、佛朗機炮、抬槍、刀劍等冷熱兵器也被宋友亮搬回了登州崇禎十四年一月十五,永平、順天和河間府在海邊發現了大量船隻碎片和溺死的滿清水兵屍體。這才知道幾天前在遼東海面上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海戰。
“好個宋友亮!”崇禎在西暖閣看了吳孟明的密報,高興一拍龍案,笑道:“這個小子果然沒有讓朕失望,什麼三年小成,五年大成,這不一年不到,就送了朕一份大禮。我朝大幸啊!”
王承恩也在一邊笑道:“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才是我朝大幸。”
崇禎很受用的點了點頭,說道:“王晨恩,那你說朕該怎麼賞他呢?”
王承恩略加思索,答道:“宋友亮之前只有個遊擊空銜,不如陛下就效法對鄭芝龍的辦法,也封他為將軍。”
“嗯~”崇禎點了點頭,“這個辦法不錯,但是起個什麼名字呢?”
“宋友亮大破東虜,不如就叫破虜將軍吧!”王承恩笑答“好~就叫破虜將軍,這就命吏部和工部制印。”崇禎崇禎十四年一月十五日,官軍追張獻忠至開縣。楊嗣昌自率軍隊到雲陽,其餘諸將至開縣黃陵城。總兵猛如虎、參將劉士傑迎戰。劉士傑率軍深入戰陣,所向披靡。張獻忠登高望見無秦人旗幟,而左良玉軍無鬥志。乃選壯士潛行於溝谷中,乘高大呼馳下。左良玉兵先潰,士傑及遊擊郭開、如虎子先捷皆戰死,如虎突圍出。
一月十八日,登州府多了兩個部門,一個是登州宣傳司及其下轄的登州第一家報館。
登州府最熱鬧的集市街上,一處大宅院的門口鑼鼓喧天、彩旗飄揚、鞭炮、二踢腳不斷髮出歡快的吶喊聲。在無數圍觀百姓的矚目下,一塊鎏金大匾額掛到了門楣上——齊魯報館,這四個大字是監軍袁樞所題,筆法剛勁中不失柔和。
這是宋友亮一手扶植的報館開張了,作為穿越者,宋友亮太知道媒體的力量了,甚至被稱為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權力,掌握了媒體,便等於掌握了話語權和輿論導向,俗話說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誰掌握了輿論。誰控制了話語權。誰就掌握了真理!是時候到了控制一鎮之地言論的時候了。雖然控制輿論。有妨礙言論自由的嫌疑。而在明末。又是中國歷史中出名的言論比較自由的時代。
自己首先要解決大明百姓們的吃飯問題,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百姓們吃飽了。們自然會選擇他們應該走的路。到時自己只要關注並順應歷史潮流就是。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發展生產。並招募一些聽話的文人。將自己的理念傳播下去,為自己培養一批忠實的信徒和思想的繼承者。
明代的邸報,大體由六科收集和釋出有關的詔令和題奏,再由提塘抄出,經過篩選和複製,傳發到省,再傳到府縣,透過輾轉抄錄,在官紳中傳閱。邸報每天一期,每期三五千字不等,內容包括皇上的旨意、起居資訊,官員的任免,臣僚的奏疏,軍事資訊,甚至一些可能是地方官奏疏中出現的社會軼聞。邸報本是發給各級官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