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崇禎到沒注意,王承恩看到宋友亮的模樣,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暗中命人送了一些御用的補藥到宋友亮那裡崇禎看了宋友亮送來的張家口八大奸商與蒙古、建奴暗通款曲,將大批糧食和軍事情報送出關外的事情十分惱火。本想下令錦衣衛直接拿人,但是王承恩在一邊勸說:這八大晉商財力雄厚,在朝中也有很多大臣拿了他們的好處為他們說話,直接用這種雷霆手段,恐怕下面有司衙門和官員陽奉陰違崇禎怒道:“那怎麼辦?就任憑他們這樣賣國求財麼?他們倒是把大明賣了個好價錢。”崇禎氣得一拳頭砸在龍案上這時,恰好宋友亮進來請安,王承恩於是說道:“這些東西都是宋軍門上報的,那宋軍門心裡有沒有腹稿?”
宋友亮聽了王承恩的說辭,也點頭認可,說道:“他們是商人,臣以為就用商業上的手段擊垮他們。”
“哦?愛卿的意思是以奸商治奸商?”崇禎問道宋友亮笑了,“如果那些商人為大明鋤奸,怎麼還能叫奸商呢?”
崇禎自知失言,笑道:“好,如果他們真的能為大明除了這一害,朕就親自送一塊‘商賈楷模’的匾額給他們。”說罷崇禎又拿出幾份奏摺,說道:“這是洪承疇送來的一份奏摺,參劾大同總兵王樸畏敵如虎,私自領兵撤退,以至於大軍軍心動搖,,馬步爭馳,自相踐踏,弓甲遍野,屍橫滿地。朕以為,刺中害群之馬,不殺不足以振軍威軍法。但是大同乃是九邊重鎮,殺了王樸,誰人可以繼任呢?”
王承恩說道:“副將姜瓖可以繼任,姜家世代將門,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三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
歷史這個姜瓖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後,不經抵抗就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都差點因此殺了他,責備他:“朝廷以要害鎮寄若,若何首降?”多虧制將軍張天琳的勸說才作罷。後來大順軍為清吳聯兵所敗,撤往陝西,五月(1644年6月)姜瓖叛變殺大順軍守將張天琳,降清,仍鎮守大同。之後,他便隨清軍赴陝西,征剿大順農民軍。他不但得不到重賞,連軍餉的供應也成問題,而且還受到清廷的猜疑和訓斥。當時,山西農民軍反清聲勢浩大,姜瓖受到很大觸動。順治五年九月,清廷為防喀爾喀蒙古越過邊界,派英親王阿濟格率軍駐防大同,這招致姜瓖的猜疑,以為襲己。於是,姜瓖自稱大將軍,於(1649)十二月初三日據大同叛清。七月初一日,多爾袞率師親征大同。大同在清軍長期圍困下,城內彈盡糧絕,死者枕藉,部下發生了騷亂。姜瓖部將楊振威於八月二十三日密通多爾袞,二十八日斬姜壤及其兄姜琳、弟姜有光首級,獻城投降。阿濟格入城,恨城內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隳其城睥睨五尺”,鄰近各府、縣等地區亦遭屠戮。
宋友亮很想告訴崇禎和王承恩這個姜瓖不可靠,但是,宋友亮轉念一想,李自成被自己在三十里鋪重敲一記之後,應該沒有可能再打進北京城了,那姜瓖投降一時,應該也不會發生了。於是,便預設了這個提議“至於這個洪承疇嘛~”崇禎有些猶豫,現在可堪大用的人不多了宋友亮趕緊說道:“如果沒有祖大壽祖將軍死守錦州,洪承疇洪經略犧牲自己吸引建奴主力,臣怎麼可能立此大功呢?所以,臣懇請陛下將所有的賞賜都賞給祖將軍和洪經略吧。”
“宋軍門年紀輕輕就立此大功,還謙遜有禮,實在是難能可貴。”王承恩在一旁笑道宋友亮也笑著謝道:“王公公過獎。”心裡卻暗道:我那二十顆雞蛋大小的東珠可不是白送你的。
崇禎也是欣賞地點了點頭,“其實說來朕還沒有真正的賞你什麼。記得兩年前,初設登州鎮的時候,你對朕說三年有小成,五年有大成。如今不到三年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王承恩,你說朕該怎麼賞他呢?”
王承恩答道:“老奴以為,怎麼賞都應該。宋軍門原來是軍戶,脫籍之後也一直沒個叫得響的名號!”
“嗯是啊~”崇禎點了點頭,“那朕就冊封你為徵北將軍、平北伯、將登州、朝鮮、遼東的軍務統統交給你。”
【141】皇太極怎麼死的?
曠野的大風呼嘯地掠過山岡。陽光下,一群黑色的烏鴉在赫圖阿拉的上空盤旋著、嘶鳴著,“咕嘎,咕嘎,咕嘎”,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悲鳴聲,如同一份份來自遠山的呼喚。是在呼喚那個名叫努爾哈赤的故人,還是在追憶著那份金戈鐵馬的輝煌歲月?空曠的原野之中,沒人知曉,也沒人明白,或許惟有那些救過老罕王之命的烏鴉們心知肚明。
赫圖阿拉,滿清王朝的發源地在空中盤旋多時的烏鴉們在發出了最後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