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延祥問道。
“延祥師父,您來得正好,我想跟永泰大師告辭去找爺爺他們”
“不急不急,師父說葉施主臨晌午才會到,要貧僧陪施主各處轉轉,請。”聽延祥的口氣,永泰主持好像沒讓我離開的意思。
我想了想,說道:“也好,那就去塔林吧”
到了塔林,我直奔那座無名墓塔,雖然知道老和尚一定不會在白天出現,我仍然恭恭敬敬深施一禮,感謝那位不知法號的老和尚醫傷之恩。
看我沒有繼續在塔林遊覽的意思,延祥問道:“施主還想去何處?”
“寺中還有什麼好去處?”
“從此處北行約一公里,是初祖庵,初祖庵三面臨壑,背連五乳峰,景色幽雅,從初祖庵出發,沿山路即可登上五乳峰,到達摩洞。”
“達摩洞?是不是傳說中達摩十年面壁的地方?”想起周總理年輕時曾引用達摩祖師面壁十年故事,表明捨生取義決心的一首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正是,施主去嗎?”
“改天再去吧,其他去處呢?”因擔心葉軍長他們來了找不到人,我沒堅持“先睹為快”。
“西南可以登缽盂峰,拜訪二祖庵”
“延祥師父,因為時間關係,遠處的不去了,咱們慢慢往下走,直至山門怎麼樣?”說實話,自己兩次到少林寺都是半夜趕到,還真沒參觀過山門。再有,我想溜達著往山下走,沒準兒能在山門外碰到葉軍長他們。還有一點,是直覺,她,也是我想見又怕見的人會來找我
“呵呵,悉聽尊便。”延祥笑道。
“好,那就從方丈室開始轉吧”
於是兩人邊走邊聊,有少林寺的僧人做“導遊”,其他遊客只能是羨慕了。談話中還真瞭解到不少知識,比如,對於遊客來講,寺裡的僧舍、禪堂、練功房等屬於尚未開放的“禁區”,而自己能到僧舍休息,“待遇”已非遊客堪比了
方丈室是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儘管永泰主持推說自己是“臨時主持寺內事物”,但明眼人誰都能看得出來,他就是主持,否則不可能住在方丈室,不過,我們進去的時候他不在。
方丈室東側擺放的是彌勒佛銅像,牆上掛有“佛門八大僧圖”和“達摩一葦渡江圖”,還有一尊銅質達摩像,聽延祥講,是1980年日本贈送的,想想上屆擂臺賽冠軍是日本的松下酷四,他在少林寺潛伏了整整十一年,從時間上推算也就是那個時間段混進來的。
方丈室後面是達摩亭,達摩亭西側是東配殿,殿內有“阿彌陀佛”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寺內最大的殿宇當屬千佛殿了,殿中供奉著毗盧遮那(即法身佛)佛像,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再往下走,是天王殿,它是一座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裡面則是四大天王像。後面是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面是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後面是藏經閣,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殿前甬道有一口重約650公斤大鐵鐘。藏經閣之後便是東西兩個禪房了。
接下來是錘譜堂,錘譜堂裡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繹著少林武術的發展史及其豐功偉績。
往東便是碑林,因為想早點兒趕到山門外,我沒在碑林停留,穿過甬道,便看到一尊彌勒佛供於佛龕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世稱“大肚彌勒佛”、“皆大歡喜佛”等等。神龕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韋馱手握神棒,是少林寺的護院神。
再往下終於看到了山門。
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它坐落在兩米高的磚臺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整體配置高低相襯,十分氣派。門額上有清康熙帝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更添幾分輝煌。
我緊走幾步,在山門外舉目遠眺,進山的遊客絡繹不絕,暗想,永泰主持不僅佛道高深,經濟頭腦同樣非一般僧人能比,畢竟,這些進山的遊客要收“香火費”的。
突然,兩老三少五位“遊客”闖入了我的視線,其中一位似曾相識
我揉了揉眼睛,沒錯是她,真的是她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六章重訪少林寺(四)
第二百三十六章重訪少林寺(四)
不知是興奮還是緊張,我沒有立刻迎過去,而是一拉延祥,躲到山門一側。
這五個人可能沒想到我會出現在山門外,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