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那塊地不是好地,你怎麼用那塊地呢?”崔巽兒子說:“不對,我父親生前也懂風水,他說是塊好地,安龍頭,枕龍耳,不出三年,萬歲就會駕到在耳邊說話。我們不太相信,我們連縣官都難見到,那有福氣和萬歲說話呢。可是父親說的話,我們還是照辦了。”玄宗大驚,今天他不正是和死者後人說話麼!白雲先生慚愧,還不如一個山野老夫,回去後便到山裡修煉去了。而崔巽家因此得福,玄宗下詔,罷免了崔巽家終身徭役,崔巽的兒子也一下成了新聞人物,當地土豪劣紳也讓他三分。
十六、相師暗藏石碑,昭王強奪寶地。
湖北省武昌縣有座龍泉山,自西向東,綿亙幾十公里,直抵梁子湖畔。此山有天馬行空的天馬峰,有橫空出世的玉屏峰,有群山排比的筆架峰,有幢如蓋的寶蓋峰,有高聳入雲的龍帳峰,歷代達官貴人都想佔據這塊寶地。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他被封為楚昭王,他常到龍泉山避暑,看中了這塊寶地,於是就派風水大師去勘察。不久,風水大師果然選到了一塊“五龍捧聖”之地,可是,這塊地早在漢代時,高祖劉邦就賜給了舞旨侯樊噲,樊就葬在天馬峰下,而且唐代的江夏王李道宗、宰相李石奚、元代宰相沈如筠都擠在此處。怎麼辦呢?如果強行擠佔,又怕後人唾罵;就此罷手,他又不甘心。於是,有個叫王化龍的風水大師想出了個絕招,提前幾個月,偷偷在樊噲墓前埋下一塊石碑,上刻“此處本是昭王地,暫借樊噲千餘年,今日時至期已滿,樊噲遷移至東邊”。
後來,王化龍擇定黃道吉日,裝神弄鬼,在山下舉行儀式,當著數百人的面,推算某處某地有塊石碑,寫了什麼、什麼。就在眾人將信將疑之際,真的挖出那塊石碑,眾人譁然,皆以為是天意,上下都無話可說,樊噲的後代也只好將樊的墓地向東移了數百步。朱楨死後就葬在樊噲葬遷的地方,並修建了座北朝南的陵園。此後,又有很多王侯王妃墓都擠在這塊風水寶地,“萬里長城今猶在,難見當年秦始皇”,只可嘆,再好的風水寶地,大明王朝也只存在了二百七十餘年。最後,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也只落得自縊皇宮後山的下場。
十七、洛陽杜鵑啼,南士作宰相。
宋代時,宋太祖趙匡胤不知為何對南方人有成見,一向不重用南方人,並在宮中立了一塊石刻,上書“後世子孫無用南士作相、內臣主兵”。此後幾代宋氏皇帝都照此理政,到了宋英宗治平年間,有一個叫邵雍的風水大師與徒弟在洛陽天津橋上散步,忽然聽到杜鵑的嗚叫,他開始不相信,追過去仔細一看,果然是杜鵑啼叫,為此,他大吃一驚,嘆氣道,“國事將要發生很大變化。”徒弟問:“為什麼聽杜鵑啼,而有這種感嘆呢?”邵雍說:“洛陽本屬北方,歷來沒有杜鵑,而今從南方飛來了杜鵑,這就是不祥之兆。”徒弟問:“依你所見,會發生什麼事呢?”邵說:“據我推測,不出三年,皇上肯定要起用南方人為宰相,天下從此將大亂。”徒弟越聽越糊塗,說:“這杜鵑叫和南人作宰相有什麼關係呢?”邵說:“徒兒有所不知,治理天下靠天氣、地氣和人氣,而地氣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地氣自北向南就會天下太平,而地氣自南向北就會天下大亂。”徒弟說:“我還是不明白,請再解釋與杜鵑的關係。”風水師說:“我的傻徒弟,這還不明白?杜鵑鳥本是南方的鳥,而今飛到洛陽來了,說明地氣自南而北啊,杜鵑乃是得地氣的先行者呀!”後不到三年,果然在北宋神宗時,皇上果然起用江西臨川人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相當於現在政治局委員),第二年即任命王安石為宰相,王安石上任後,大刀闊斧搞政治改革,以謀富國強兵。王安石極力推行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農田水利法、置將法、保甲法等,這些改革,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衝擊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不久便受到司馬光、文彥博、韓琦等重臣的反對。王安石只當了七年的宰相,便被迫辭職,到宋神宗死後,所推行的新法均被廢止。據說此傳說,其實是反對王安石的人杜撰的故事。
十八、開封萬歲山,艮嶽送皇子。
河南省開封市附近有一座山,名叫萬歲山,又稱艮嶽,是一座人工堆積而成的假山,此山的興建便是宋朝皇帝迷信風水的產物。相傳,宋徽宗當上皇帝后,很長時間沒有生兒子,他內心頗為苦惱,沒有兒子就等於斷後,將來無人接替皇位。朝廷上下都為之著急。此時,有個名叫劉混康的茅山道士很懂風水,他主動找到皇上啟奏,說:“開封府東土隅地關風水,本是塊風水寶地,只是東邊地勢稍低,如果人工堆土加高,興修一座山頭,一定會給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