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周: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推崇“仁”和“德”的國家,對乞丐的關注也很多。早在漢朝,就有人寫了一本叫《乞丐賦》的書,這說明至少漢朝我國就有乞丐存在了。當代關於乞丐的研究也很多,而且這方面的書不少,據我所知有《乞丐調查報告》《中國乞丐史》,上海還出版了一本《遙遠的迴響——乞丐文化透視》,有一本叫《中國近代流民》的書中,也大量寫到中國的乞丐現象。
但這些都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乞丐現象,像本書這種行為體驗式的調查並不多。10年前曾有人也喬扮乞丐體驗他們的生活,還寫過一部書叫《丐幫漂流記》。但10年前的社會環境和現在已有很大不同,乞丐作為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群體,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
我認為,還應從制度上來研究乞丐,因為現在許多乞丐已經職業化了。至少,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應以平常心對待他們”
21陽光:對乞丐現象,民眾中歷來存在著褒貶不同的看法。同情是一種態度,許多老百姓對乞丐都表現出一種天然的憐憫之情,這可能也是乞丐現象存在並能維繫下去的一個環境基礎;但也有相當部分的人,對行乞者持一種鄙夷甚至厭惡的態度,他們很多人的觀點似乎也並非不無道理。就您個人而言,您對乞丐所抱的態度是怎樣的?
周:這個問題要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來看。在落後的舊社會,人們才把行乞者當討飯的來看,那時當乞丐也確實是因為沒有吃的。但在現代社會,乞丐的性質發生了很大改變,我們不能還用傳統的眼光來看乞丐。
按現代的觀念,乞討也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你總不能不讓人討飯吧?難道一個人乞討的權利都沒有?首先你得尊重別人的權利,認識到乞討也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現代社會以經濟為基礎,根據謀生方式的不同,將人分成六大集團:一是高科技集團,也稱“三高集團”。這類人擁有高學歷、高知識、高收入,是社會中的佼佼者。二是實業集團。這個集團的人不直接生產,但賺錢最多,比如各個網站的執行總裁。三是工業集團。也就是生產集團。四是公務員集團。五是自由職業集團,包括中介、自由撰稿人等。六是失業者集團,包括乞丐、賣淫女就屬於這個集團。
從社會結構上看,乞丐是其中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所以不要總以一種異樣的眼光來審視這個群體,應該以平常心對待,既不同情,也不討厭。同情、討厭都是落後的方式,應警惕這兩種態度。但也不能放任,過度放任就會養懶人,滋長不良的社會風氣。
“城市乞丐具有一定相似性”
21陽光:周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2002年底,本書兩位作者喬扮成乞丐進入都市乞丐部落,探尋他們的真實生存狀態。探訪的地域,選取的是武漢這個城市。縱觀全國各地的乞丐現象,您認為武漢一地是否具有廣泛性的代表意義?就中國內地範圍而言,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乞丐現象,是否存在著地域上的較大差異?
周:就全國範圍而言,城市乞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每個城市的乞丐雖然各具特點,但在行乞原因、乞討方式、生活狀態等方面都大同小異。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大城市、九省通衢,應該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剖武漢一地的乞丐部落,對了解全國都市裡普遍存在的乞丐現象具有一定的標本意義。
但中國太大了,不同區域、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乞丐在數量、來源等方面還是存在著差異。在中國,乞丐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還應是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北方和東部的兩個經濟最為發達的特大城市,在乞丐規模、乞丐來源的廣泛性、乞討手段的先程序度上,都是國內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零點公司曾對京滬兩地的乞丐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共有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的乞丐匯聚在京、滬兩地。其中以安徽人最多(26�93%),佔到1/4強,其次為河南(21�08%)、山東(11�94%)、河北(4�45%)、四川(3�75%);其他省份像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山西、陝西等,則相對較少。而北京和上海乞丐的來源地構成又有所不同。北京以河南人為最多(28。99%),其次是山東(17�23%)、安徽(14�71%)、河北(7�56%)、北京(6�30%)、四川(5�46%)、江蘇(5�04%)等;而在上海,則以安徽人(42�33%)為最多,其次是江蘇(26�98%)、河南(11�11%)、山東(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