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在接觸過程中,我們驚訝地發現,先有的許多認識存在著偏差。譬如,有些流浪漢、乞丐在收起街頭職業化的面孔後,在私底裡的精神狀態是快樂的,是自在的,哪怕他們是躺在冬夜冰冷的街邊石板上,吃著撿來別人丟棄的半碗麵條或幾塊麵包。他們中甚至有相當數量身體思維健全的人,本有能力靠正常勞動吃飯,卻寧可過那種被別人所不恥的生活,而不願寄人籬下聽人使喚地去做工。乞丐群體的“窮樂”、“自足”現象值得琢磨。這裡有人的適應力的原因,不管處在一種什麼物質生活狀態下,人總可以尋到屬於這個物質層面的精神快樂;有城市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原因,城市的日益發展與繁榮使得寄生其中的乞丐能很輕易找到食物討到錢,這一點也是許多乞丐來到城市並日益職業化的動力因素。乞丐有屬於他們的快樂,這種精神狀態是一種真實,我們也試圖在這本書裡告訴大家這種真實,以糾正常人一般思維下對乞丐的某些認識誤區。當然我們沒有任何想掩蓋他們苦難的企圖,作為一個自然人,居無定所終日漂泊滿足於一些低質而簡單的快樂;生活在城裡卻永遠與城市的繁榮和文明隔著鴻溝,無法享受與普通市民一樣的待遇,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悲哀。40多天來,和乞丐們在一起,我們從他們身上感悟到許多生活的真諦。譬如,當我們拿自己去比照他們的時候,就會發現作為一個平常人已經是上天給我們的恩賜了。這使我們開始懂得珍惜自己的尋常生活,過好每個在自己看來平平淡淡、在他們眼裡卻似天堂般的日子。我們學會了如何對生活滿足,對生命珍惜,而不再像從前那樣動輒抱怨、動輒哀嘆。
在與眾多流浪漢、乞丐們接觸、交流的日子裡,面對對方,總有一些問題縈繞著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些什麼?寫這本書,展示他們的悲喜苦樂、真假善醜不是最終的目的。但我們也清楚地知道,僅靠我們幾個“記者”的能量,是不可能解決這個龐大流浪部落的出路問題的。但我們真真切切想為他們改變點什麼,想呼籲我們的社會為他們做些什麼。體驗結束後,我們又回過頭來找到了一些本書裡寫到的人物,他們中的一些人告訴我們,如果能找到一件適合的事做,他們是願意結束流浪開始新生活的。他們中還有一些人說,他們想像普通人一樣戀愛結婚,也有普通人的感情生活。說起這些他們都說像做夢,既然我問就把夢告訴我,只當是白說。因此我們決定透過本書做一個大膽的嘗試:為這些夢想回到正常生活狀態中的流浪漢和乞丐們求職、徵友、徵婚。我們沒有太多的能力,我們可為他們做的實在一點的事情僅限於此。雖然只有很少很少的22個人,但哪怕能實現一兩個人的“非分”夢想,我們也會覺得這件事所帶給我們的成就感遠遠高於這本書的出版。這些人大多是健全的,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個別人有輕度的身體殘障,但生活都能夠自理。我把他們的啟事附在書中,衷心希望有愛心、有能力的讀者能夠伸出手來,幫幫他們,給他們一個工作的機會,給他們一份正常人的感情,我們將不勝感激!實在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有結果,但我們期待著好訊息的來臨。
最後要誠摯地感謝幾個人。一位是《楚天都市報》的總編輯蔡華東先生,在我離開報社之後,他依然關心並指導著我們的工作,還在百忙中為本書撥冗作序。再一位是《楚天都市報》的編輯劉我風女士,她一直給我們以鼓舞,並熱情承擔了本書的聯絡出版事宜。武漢科信文化公司的邱鏵泰總經理,為本書的創作做過多次指導。武漢天暢策劃工作室的譚暢總經理和徐德明設計師也為本書付出過辛勤的勞動。如果沒有他們的熱心和幫助,這本書的出版不會進行得如此順利。由衷地感謝你們!
(佔才強)
3、致讀者二
在走進乞丐這個群體之前,我和許多尋常人一樣,習慣用“俯視”的眼光去打量他們。一句名言這樣說:一條鎖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一隻木桶,最短的一片決定其容量;一個人,素質最差的一面決定其發展。把這句名言放在乞丐身上,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正是他們過低的人品素質、能力素質,決定著他們要以一種遭人鄙夷的姿態存在著。
長久以來,我就是持這種態度看待街頭的每一個乞丐的。然而沒想到,2002年10月到12月的一段日子,自己竟會扮作乞丐,進入他們的生活。
這段“乞丐生活”的開啟,緣於一個人,就是本書的另一位著者,或者說是體驗者——佔才強。在此之前,我是武漢《人才資訊週刊》的一名編輯、記者,他在武漢另一家報紙媒體做週刊主編,同行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