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通,周後便勸崇禎早日南遷,以做將來之計。但剛一開口,就被滿腦子祖制,認為后妃絕不能幹政的崇禎給堵了回去。
等到一家大小都被一鍋燴的時候,卻是後悔也晚了。
原本的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等皇子先是在宮門前跪迎李自成,亡國後悽慘落魄就不必說了,其中滋味,恐怕只有這些皇子自己知道。但李自成好歹有一點大氣和胸襟,並沒有為難這三個孩子,封太子為宋王,帶在身邊。
回到明朝當太子o第十章獲獎第3頁內容如下:
不過後來李自成敗於建奴之手,太子並永定二王,也是落在了清軍之手。
清朝統治者可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假稱太子和永定二王全是假的,俱都斬了事。皇五子朱慈煥是最慘的一個,在戰亂中僥倖逃脫,後來民間屢次以朱三太子造反,就是用他的名義。
其實朱慈煥一直隱姓埋名,教書為生,何曾有過造反的念頭?
這麼一直躲到康熙四十七年,朱慈煥已經是七十五歲的老翁,有子女六人並一個孫子,還有一妻一妾,一家老小甚是和樂。
但不幸行蹤暴露,康熙以“雖無造反之實,但未必沒有造反之心”的理由,將朱慈煥凌遲處死,妻妾上吊死,六個子女和一個孫兒,全部被斬。
已經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建奴仍然放不過一個衰頹老朽無用的教書先生,其狹隘刻忌狠毒,簡直不似人類。
就這麼一個皇帝,還有人高唱“再活五百年”的讚歌給他,真不知道從何說起!至於長平公主,亦是在亡國之時,上演了一出世人皆知的悲劇。
當崇禎揮劍砍落她一隻胳膊,慘喝道:“你為什麼生在帝王家!”的時候,不知道這個十五歲的少女,心中與肩頭的創痛,哪一種更痛一些?
不幸生在帝王家啊
第九章 獲獎
回到明朝當太子9第九章獲獎第1頁內容如下:
朱慈烺說完之後,頓無言,而整個大殿之中,除了崇禎來回踱步的聲響外,就是一點聲息也無。
崇禎的性子,內廷眾人,絕不可過問朝政!
崇禎十一年時,有內監公然關說外朝事情,崇禎大怒,在乾清門問清之後,親手持永樂年間留下來御用龍泉,一劍誅之。
有此一事,內監固然是老實萬分,整個內廷之中,也再也沒有人敢過問關說外事。
便是當年田貴妃,備受寵愛,也絕不敢在外廷之事上多嘴饒舌。
因為皇帝又忌刻,也多疑,稍微不慎就被懷疑,一旦被疑,就很難有好下場了。
所以此時周後眼淚汪汪,唯恐崇禎暴怒下重罰愛兒,但就是一個字也不敢說出口來。
“你的這些話”半響過後,崇禎才又開口。思謀這麼久,他似乎想的極深,極遠,此時開口,竟是連嗓音也嘶啞了,看著朱慈烺,他吶吶道:“若是早些和朕說,朕沒準能聽你一兩句然而現在大軍已動,耗費了國家多少銀兩,還有糧食,布匹、草料,光是支應大軍的民夫就得十萬人以上。軍中所用的鎧甲兵器,箭矢、鐵、牛筋、生漆,哪一樣不是朕和內閣諸臣並工、兵、戶諸部辛苦蒐羅而來?這賊不去打他,他便四處流竄,攻陷州府,荼毒生民,他們破得一個府,便只知道開倉放賑邀買人心,只放不收,不事生產,卻不知這麼一弄,地方官府幾年都緩不過氣來!朕,也實在是難哪”崇禎緩緩而言,聲音中也是充滿疲憊,在場的人,卻全是呆了。
幾時聽過皇帝用這種口吻說話來著?
“原來父皇苦衷若此,兒臣知道了。”朱慈烺心中卻滿是失望,說來說去,還是改變不了原本的歷史軌跡麼?不過崇禎倒也並不完全是推託,戰爭之害,大約是自己這種現代人和處於深宮中的皇太子無法想象的。而大軍一動,一切物資供應上去,以現今大明的國力,恐怕也很難下定決心撤回。
但十萬王師,就這麼輕易浪擲了?
崇禎此人,似乎就陷進一個怪圈。越想早點解決麻煩,回覆國力,就越是把有限的資源,輕易浪擲。
松山之戰是如此,朱仙鎮是如此,現在的大戰,又是如此。
悲劇的國力和現實造就了悲劇的性格,不知道是崇禎屈就現實而成了現在急燥操切的性子,還是他的這個性子,使得國事越崩壞?
“兒臣想請父皇下詔,如果孫傳庭尚未與賊決戰,不妨後保糧道,徐徐進擊,不可輕兵浪戰。”
“這個可以,今日你這麼一說,朕亦覺得糧道不大保險。”崇禎略作沉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