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一、宋代藥物學發展的成就與特點
宋代,特別是北宋,由於政府的關注與重視,造紙術和印刷術的進步與推廣,大批知醫儒臣的參與,以及宋以前本草文獻極待整理,藥物的新發現和用藥新經驗亟需總結的客觀要求等等內外因素,促使本草的研究和編纂工作空前繁榮,先後問世的多種本草學著作及藥學事業的發達,是我國的藥物學發展到新的高度鮮明標誌。
1、藥性理論的新發展:“藥理”一詞首見於《聖濟經》。這一時期解釋藥效的主要方式和依據是“性味”和“法象”。《本草衍義》、《聖濟經》對藥物“氣臭”進一步發揮,創立“氣臭學說”,沈括、寇宗姡А⑶�業炔咳鮮兜揭┪鎰饔貌課瘓哂幸歡ㄑ≡襉裕�怨榫�礪垡芽�繼剿鰲�
2、藥品種數的增加及鑑別:現在可知宋人各種藥物著作收藥達1883種,較唐代《新修本草》增加了1033種,宋代新增加的藥品299鍾;大多為常用藥,如秋石、樟腦、銀杏、爐甘百、胡蘿蔔、曼陀羅等。藥材的鑑別和藥物基原的實際調查是宋代本草著作的重要內容,兩宋留存下了1000餘幅藥物寫生圖;沈括、鄭樵、初虞世、陳衍、范成大等都對藥物名實問題進行了文獻整理或實地考察。
3、採集和栽培技術提高:沈括指出採集不可限於時月,要根據藥用部位、地區、氣候、種植條件等不同區別對待,宋代常用藥物栽培品種不下70種,種植面積大、產量高,這與將藥物作為重要經濟作物進行栽培有關。一些外來藥物也開始引種。
4、炮製和制刑方法趨於定型:宋代藥品的炮製加工和藥物劑型,已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漸趨完善和初步定型,《和劑同方》中炮炙方法較雷斆的《炮炙論》要豐富優越得多。從《和劑局方》起,將中藥飲片的炮灸方法列為法定製藥規範。直至現在,很多都以局方為依據。
5、藥市和藥肆進一步繁榮:宋代商業、手工業的發達,醫藥進一步分工官辦和劑局和民間藥坊的增多,大大推進了製劑和成藥的發展。除官辦藥局外,民間藥商亦很活躍。宋代的大都市中多沒有專門定期的大宗藥物交易市場——藥市。如梓州(今四川三臺縣)的藥市從每年九月初九至九月十一日,名重陽藥市。固定地點的藥鋪在大都市也非常之多,如北宋汴梁(今開封)著名的藥鋪就有“百種園藥鋪”、等等。
二、綜合性大型本草著作
宋代的綜合性本草著作中,既有由政府主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所編纂,也有民間醫家個人不辭勞苦博覽群書、觀察實踐修撰而成冊,政府主持編纂者由國家頒佈,具有類似於藥典的性質;而個人著作不僅是對藥典的補充,甚至成為再修藥典的藍本,在兩宋300餘年間,由政府主持修纂、國家頒佈的本草著作就有5種之多,這是任何朝代不能與之相比的。
一)《開寶本草》:
開寶六年(973),宋太祖即詔令修纂本草。由尚藥奉御劉翰、道士馬志、翰林醫官翟煦、張素、王從蘊、吳復生、王光憲、陳昭遇、安自良等9人,取《新修本草》為藍本進行修訂,並採摭陳藏器《本草拾遺》等書相互參證,訂正錯訛,補充遺漏,再由馬志統一作出註解。最後由左司員外郎知制浩扈蒙、翰林學士盧多遜等詳加刊定成書20卷,命名為《開寶新詳定本草》。宋太祖為之作序,由國子監鏤板刊行,這是宋代第一部官修的藥典性本草著作,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板刻印刷的藥物學書籍。
於《開寶新詳定本草》修纂倉促,質量不能盡如人意。次年,宋太祖再次詔命劉翰馬志等人重新修訂。這次修訂對原書“頗有增損”。最後由園林學士李昉、知制誥王祐、扈蒙等重加校勘,成書後全書合目錄共21卷,命名為《開寶重定之本草》又簡稱《開寶本草》(《開寶本草》實際上包括《開寶本草》和《開寶重定本草》二書,現多指後者)。全書共收載藥物984種,其中新增藥134種,它對時過300餘年的唐《新修本草》在編纂和傳抄中出現的謬誤進行了修訂。《開寶本草》還重視吸收其它本草著作的精華,在新增的134種藥物中,近百種都是從前代諸本草著作中篩選而來,如蛤蚧出自《雷公炮灸論》,仙茅出自《海藥本草》。
《開寶本草》編纂者成功地制定了嚴謹的體例,這一體例為宋代其它官修本草著作所繼承。首先是首次採用黑白字來代替朱墨分書,《開寶本草》之前的本草著作為《神農本草經》內容用硃筆抄寫。《名醫別錄》用墨筆抄寫,年久多易混淆;《開寶本草》改《神農本草經》為白字(陰文),其它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