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一樣的大夯土臺。所以我懷疑“阿房”是一個工程代號,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秦十幾年就亡國了。
後人猜想,或許由於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規模龐大的阿房宮竟然沒有留下太多記載。於是,在歷代建築師的眼中,這幅設計圖成為了一個永遠嚮往而不能觸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宮中隱藏著怎樣的雄偉與奇妙之處,後人至今還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遐想。
楊鴻勳: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張清朝人畫的一幅畫《阿房宮圖》。這張圖畫的是清朝的亭臺樓閣,完全是清式的。這比阿房宮差著兩千年啊。他也是憑想象畫出來的,他想象的根據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所以它表現得高低錯落,很多宮殿的樣子全是清朝的樣子。
後來,我根據一些經驗,繪製了一張阿房宮圖。但是,因為沒有發掘,所以只能是一個階段性的初步的設想。我們還不能叫復原圖,可以叫復原的設想或者對原狀的一個設想。它的依據就是那個時代前前後後蓋房怎麼蓋,最高階的建築怎麼蓋,以及它現在殘留的遺蹟是什麼樣子,再根據文獻描述它的原狀是什麼樣子,都放在一起經過綜合研究提出的這個設想。這個時期應該是戰國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戰國時期六國的工匠。
他把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來了,他們給各國的國王,給周天子蓋房怎麼蓋,蓋宮殿怎麼蓋,給他也要照樣子這麼蓋。頂多設計得更大,更花樣翻新罷了,但是基本式樣,基本的構思意匠是一樣的。
因為那時候的建築制式基本就那樣,臺上有建築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說,它是臺榭式的建築。至於到底是幾層,幾層臺,臺上邊的建築群怎麼佈置的,有多少座,具體位置準確在哪兒,每一座多大,因為沒有做過發掘,這些具體的情況說不出來。但是基本的印象是這樣,這是沒有疑問的。
由於殘存資料的稀缺,後代的工匠只能透過歷史記載中的隻言片語找尋戰國時期建築的種種特點,透過尋求旁證的方法,儘量復原阿房宮的舊貌。
楊鴻勳:我們有些旁證材料距離它的時期很近,只有幾十年,就是東周時期各國蓋的高臺建築。有的已經發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縣,是當時戰國一個小國家的所在地,發掘出中山國國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臺榭式的,當時是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死,所以國王的陵墓也蓋成生前宮殿的樣子。但是具體而言,他這個國家小,財力也弱,蓋得就比較小,現在殘存的只是這麼一個土包。
老子有句話,他講哲學,拿建築打比方,他說什麼事都是從第一步開始,即“九層之臺,始於壘土”。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這就說明當時盛行高臺建築,甚至有九層之臺。
當年阿房宮前殿曾經氣勢非凡,但楚霸王的一把火和兩千多年的滄桑變遷,只給今天留下了一個殘破的大土堆。
楊鴻勳: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這個土臺上面後感覺非常驚訝,僅僅是這個大土臺就給我一種震撼的力量。它是一個建築物,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崗子,那就不新鮮了。這個並不算大,是人工在平地上造的,但僅僅是存留了這麼一個大土疙瘩就給我一個很大的震撼力。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只是一個土疙瘩就會讓我有這種感覺?因為我學建築嘛,所以在我眼裡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土疙瘩,一個體積這麼大、高低錯落有致的建築物,它給人精神上的震懾力量是相當大的。像蕭何,他是西漢初漢高祖的大臣,後來當了宰相。他有一句名言,是講建築物的藝術感染力講得挺深刻,他就講天子以四海為家,他的房子因此也得“非壯麗無以重威”,就是說必須壯麗才能有威懾力量,使被統治者一看見就害怕。所以,秦朝宮殿的雄偉把幾千年後的現代人嚇到了,可以說,修建秦宮殿的目的達到了。
作為秦帝國最重要的宮殿——阿房宮前殿規模空前,據史料中記載,這裡可坐萬人。那麼,從後人的考證來看,這座前殿真的有這麼大嗎?
楊鴻勳:故宮太和殿現在在整個宮殿裡是個最主要的建築物。這個在紫禁城裡最大的大殿東西約50米左右,也就是說它正對我們的面是50米寬。阿房宮前殿有三四百米,這就比太和殿可大多了。如果按400米算,那就相當於七八個太和殿的長度。
當時的尺度非常之大,這體現在各個方面。建築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的大載體,它反映歷史,不但反映了社會的生產力有多大,能蓋多高、多大的房子,同時也反映了歷史形態。所以秦始皇作為第一個統治者,他能完成這麼大的事業,統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