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頁)
生育,這就導致阿三15。3億的龐大人口實際上已經超過中國本身的15。1億成為世界第一。也就是說,阿三的人均產值僅為4444美元,人均收入僅僅2000美元。不過,其中不到3%的人口就佔據了整個國家30%左右的財富,而三億多中產階級還又把持著剩下的50%的資產,剩下的大約11。8億人都屬於所謂的“平民或貧民階層”,77%的人口只佔據不到20%的財產,兩者的貧富差距實在太懸殊了。孟買,德里等超過3000萬人口的巨型城市中的城市貧民和還在繼續湧入的農村貧困人口一樣,都是埋藏在印度社會里面的定時炸彈。
而反過來說,印度經濟的整體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阿三的軍事和科技現代化建設,這是必然的一件事情。
透過和美國人的無私合作,印度人將自己的軍隊大力擴張,到了30年代末期就已經實際上成為了世界第4的常規力量集團,軍事實力讓人側目。
阿三陸軍的常備軍被大為精減,經過裁撤和轉制,整編為5個機械化集團軍和22個獨立旅,擁有地面部隊約80萬人,合計擁有2300輛坦克,其中包括美國人出售的M2系列和M3初始系列產品約700多輛,還有已經稍微落後的俄製T15,T19坦克等及部分步兵戰車和裝甲車輛。阿三還拋棄了牽引式火炮,基本採用了快速反應的履帶式和自行式組建了相對獨立的20個支援炮兵旅,包括軍屬和直接配屬於步兵旅的炮兵在內,整個陸軍系統有超過120毫米的大口徑炮3000多門。他們的空騎力量也得到極大的加強,15個空騎警備隊有450架印方自己依照美國圖紙生產的多功能武裝直升機,火力和機動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海軍方面,到2039年,印度海軍的主力艦隊就基本拋棄了全部舊式艦艇,採用美國人的制式引進“威斯康星”級主力驅逐艦和“愛德華”級核動力巡洋艦圖紙搭配部分自產裝置和使用美製系統為主自己開工生產的方式,建造了印度人自己的22艘“阿格拉”級主力(綜合)驅逐艦。航空母艦方面由於印度人來自英國的舊式航母2020年就已經全部退役,所以,從2016年開始美國人就給予了較大的軍事支援,派遣軍事專家和企業幫助印度人“自行”設計和建造了兩艘排水量54000噸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海得拉巴”級,一艘就可以搭載60架固定翼戰鬥機,巡航速度29節,續航力20000海里,使阿三持續保持著印度洋海軍實力三甲之列。水下艦支方面,“內布加斯亞”級攻擊核潛艇是美國人不願意提供的最新技術,美國人也把自己2023年設計出來但沒有實際投產的“布里斯班”級攻擊核潛艇很大方地給了阿三,這讓阿三很高興,這可是世界無一的東西啊——到2041年初,正式正軍的12艘攻擊核潛艇保持著極其強大的攻擊能力,這也讓中國駐紮在印度旁邊保持威懾能力的印度洋艦隊很不安。空軍方面,阿三的實力也得到了極度膨脹,自從斷絕了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以後,印度人從美國人那裡保持著不間斷的空軍合作,F44,F39和F29等主力戰鬥機都在被部分簡化以後提供給了印度人,阿三擁有900架相對先進的空中力量,還有部分攻擊機。在戰略攻擊能力方面,印度人以俄製潛艇為藍本加上美國人提供的改進意見製造出了自己的新型戰略核潛艇,與射程6000公里的“阿吉拉”地地導彈和空基遠端導彈一起組建了屬於自己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攻擊力量。同時,阿三還有後備軍120萬,裝備已經在一線部隊淘汰下來的裝備,也是一支相對實力尚可的部隊。
這樣強大的常規力量,的確是交戰雙方都需要盡力爭取的,但其實美國人一點都不擔心阿三被歐洲人拉過去,因為美國每年還按照軍事合作計劃對印軍中高階軍官進行培訓,在不斷灌輸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的同時也在對印度進行滲透,截止上年度,阿三有超過60%的將級軍官和40%的校級軍官都出自於美軍的五大軍事院校,或者最少也是接受了美軍系統升級培訓的軍官。
這樣一來,實際上關於參戰的條件也就很重要了。
阿三給歐洲人開出的條件其實很簡單,其他的條件都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亞洲地區的形勢需要恢復到2017年以前的狀態,也就是說,需要中方歸還2020年獲得的全部利益。
這個條件還有可能嗎?
對於美國人來說,四處漏風也未嘗不是一個機遇。
按照美駐新德里大使福爾曼的說法就是,“現在完全應該是印度承擔起自己對盟國的義務的時候了”,國務卿S·奧克亞夫給他的任務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