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4/4 頁)
只能解釋著說道:“在聽到你的介紹後,我的第一反應也和其它的同學一樣去嗅聞空氣裡面的味道。但是,我發現,空氣裡面並沒有新鮮的氣味進入”
南宮瑾對此嗤之以鼻,剛剛自己喊你的時候還在發愣,哪有嗅空氣?
不過這話她是不會說出來的,“空氣裡面有那麼多的味道,你全部都能夠把它們分辨出來?”
“是的。”釋一很老實的點點頭。教室那麼幹淨。空氣裡能有多少氣味?他的五感可是超出常人的靈敏。
“這怎麼可能?你是怎麼做到的?”南宮瑾眼睛一亮,顯然對這個問題更加有興趣。
“因為我聞的太多了。”釋一遲疑了一下,隨便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
“聞的太多了?”南宮瑾先是一愣,隨後點了點頭,顯然誤解了釋一話裡的意思,說道:“確實。我們每天都在呼吸空氣。但是仔細去感受的人卻少之又少。你的這份敏感的觀察力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我也遠遠不如。好吧。跑題了,你接著講。”
“我想。就算空氣清新劑的氣味很小,也不可能完全沒有。不然的話,你讓我們嗅聞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但是,我確實沒有聞到任何氣味,那個時候就產生了一些懷疑。然後我又想到,我們這是心理學課,而不是物理或者化學的課堂上,你舀出來這種東西讓我們嗅聞有什麼意義?”釋一說道,“所以,我才猜測是純淨水。”
“——”南宮瑾再次沉默。
這傢伙也太妖孽了吧?
自己問完問題後,就立即催促下面的學生回答,根本就沒有給他們思考的時間。他們第一反應要做的就是去尋找味道,而不是在想‘這是心理學課而不是物理或者化學課堂’這種莫名其妙的問題。
也就是說,他有著**的極強的思考能力,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
“我原本想根據這件事兒給大家講解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妙用。因為釋一同學的表現,我想,不用我多說什麼,大家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明證。”
“這原本是我第一節課的內容。”南宮瑾看了看錶,說道:“現在才過了十分鐘。剩下的三十分鐘,我們來研究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案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