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嬸嬸的理家才能比起記憶中的舅媽略遜一籌,但也算是能幹的,籌備恬兒婚禮家事一把抓,根本不讓我操心,只是定親之後恬兒要行及笄之禮我才幫了一下忙。平常多是自己調養身體,最喜歡的還是同秋白青雲哥哥一起去般若寺走走。
我算比較喜歡寺廟的,不僅是因為松風的影響,也是寺廟的莊嚴肅穆、恬靜澄明讓我覺得很自在舒服。青雲哥哥知道我的喜好,也遷就我,害我成了兩個人的燈泡。後來哥哥也邀請崔瑾義方愍,去得多方愍也漸漸不出來,成了我們四人行,我開始明白崔瑾義為什麼總有時間。
自從我受了風寒,崔瑾義每一天都要給我寫信。這不合規矩,但崔瑾義的信,很淡,問問脈象,論論佛,談談藥,如此而已。我覺得他喜歡我,漸漸我知道他喜歡我。其實在翠雍山的時候我就隱約感覺,現在到了京城,他關心我的方式一如他的人一樣,含蓄溫文,從不讓人覺得不自然不合適。
我不排斥也覺得自然,於是很自然的去享受這樣的淺淡交往帶來的愉悅。在恬兒定親到她成親的這段時間裡面是我們四個人在京城過的最簡單的日子。
雖然簡單,但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秋白和青雲哥哥口中我大約知道,今科仕子官職的任命爭吵頗為激烈,言下之意很明確,朝中的形勢越來越緊張了。
寧熙三年,十月初十。呂惠卿穿著大紅的新郎服,戴著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上門迎娶林恬兒。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這些形容詞用在這對新人身上,是京都裡面人們的印象。林恬兒從小就在京城享有才名、美名;呂惠卿是朝堂新貴,一表人才,雙方具是中州世家,尤其林家,更是名動天下,一里的迎親隊伍引來十里的人群圍觀,說是萬人空巷也不為過。
呂惠卿會做人,父親叔叔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心裡痛的滴血,面上也有十分高興,這就是官場吧。千百年後人人傳頌今日的盛況,但真實,永遠淹沒在當事人的心裡。
林家和呂惠卿同時擺出酒席,倒是把京城裡的大小官員一網打盡。家裡從婚禮的前兩三天就已經忙亂的一塌糊塗,我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只覺得無比的喧囂,但又幫不上什麼實質的忙,乾脆同父親說我去哥哥的小院小住幾日。到了婚禮當日,哥哥和我子時時分就已經回家幫忙,一直到了晚間客人大部分走掉了才能坐下來喘口氣,到了這時候嬸嬸已經要坐下來讓落雪給她松骨頭了。
我剛想和嬸嬸說兩句貼心話,青雲哥哥就走了進來,只笑著說:“嬸嬸累壞了,只怕康康也累壞了!”
“哥哥在前面應酬,只怕灌了不少酒!臉上紅彤彤的。”
青雲哥哥擺擺手:“不算什麼,就這點酒!往日冬日裡趕路,和黃叔叔為驅寒,喝得更多呢!”
我聽了覺得有些難過,伸出手握著哥哥的手:“哥哥,那會是不是很冷?”
“你這孩子,倒是會心疼人的”,嬸嬸嗔怪我:“只是世間男子總要經歷些風霜才偉岸呢!瞧你青雲哥哥今日往庭裡面一站!那樣子可不比總在酒樓裡談書論道的文弱書生更有氣度?”
我也覺得好笑,哥哥卻接到:“說到書生,外間姑父,小叔叔還有慕容先生還就著殘酒爭論著文章長短呢!慕容先生還說許久未見康康了。”
我聽了連忙笑著說:“秋白姐姐是不是也在外間?方才人多,我同姐姐都沒有說上兩句話。”
青雲點頭。嬸嬸連忙揮退了落雪,說:“今日這樣高興,難得慕容先生也有興致,何必喝些殘酒,讓人撤了席面,另外備些貼心酒菜,咱們也坐上席,老世交間說些話,多好!”
說著也站起來張羅吩咐,哥哥也牽了我的手往外間蓆棚走去,只見父親叔叔、慕容先生正伏案大笑,秋白姐姐在一旁陪著也是滿臉笑容,看見我來了,趕緊招手:“妹妹快來,看看這三位酒仙,喝了些酒,倒把心裡的豪情引了出來!”
父親看見我,也直起身子:“康兒快來!,你見過慕容老先生了!爹爹正和他說”說著又打了個酒嗝,倒把大家引得大笑。正好玩的時候,崔瑾義、方愍聯袂而來,各人手上腋下都夾著賀禮。
慕容先生人老眼明,遙遙的就喊開了:“好!新科狀元郎探花郎!來來來,今日高興該多喝酒!”
叔叔也笑著站起來:“這樣高興,你們來得巧!今日不要拘束了,只管開心玩笑!”
崔瑾義拱手:“兩位前輩,一位老世尊!今日由之和愍弟來的好巧!我等方才從呂大人的席面上退下來,就來恭賀林大人!”說著兩人都恭敬行了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