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4/4 頁)
衛蔻在行宮陪伴,留下五百護衛負責安全,自己帶著馬仁和黃鐘回了銘輝山谷。
現在的南埠市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南埠村,城牆將銘輝山谷和南埠村圈在了一起,城市面積方圓有十幾裡。銘輝山谷的縫隙通道已經用炸藥炸開,通道口修建了山門,通道拓寬成大道,山谷車輛進出更加方便。
銘輝山谷中變化一樣巨大,人口增加到五萬多人,其中八千耕農,兩萬技術工,兩千護衛,六千水師,其它人員的是兒童和老人。
別墅周圍依然是山谷的生活區,生活區的房子早不是原來零星的青磚樓房,當初為奴隸建造的泥屋已經不見蹤影,青磚樓房成片,住宅規劃整齊,街道兩邊開著商店,中心地區有小學和中學,還有一個小型公共花園。另外山谷還有兩所研究中心,一所是研究醫藥的,所址是姜圭原來的醫藥所,一座是軍事武器研究中心,坐落在兵營內。
往北往中部是各大工廠,原來的兵營改成水師兵營,西部湖邊修建了水師軍港,軍港附近是一個大型船塢建造廠,這個船廠專門建造軍用船隻,使用的木材就是山谷七年來陸續砍伐下來的好木材。木材都已經過三年陰乾,這樣的木材建造出的船隻才不會散架,不會變形,使用年限也長。
山谷船廠是原來南埠船廠搬遷過來,原來的南埠船廠還存在,面向外界承接訂單,只建一千五料以下的民用木船。
鄭鈺銘迴歸山谷之日,除了兵營,山谷各大工廠全部放假,人們站在山谷大道兩邊迎候。山門處,大壯和一群最老資格的奴隸等在那裡,這些奴隸中年紀輕的不多,年輕的奴隸大都從軍,基本都成軍中骨幹,分散在吳國各地,留在山谷的大都是技術匠人,他們現在大都是各廠的負責人和技術師傅。
山門一開,木頭一狗當先跑了進來,等候的人們看到木頭就知道主人已到,迎接的人們‘轟’地一下開始歡呼,亂七八糟地喊人主人、公子、大人。
鄭鈺銘進了山門後沒有坐車,而是徒步走在大道上,一路上只要見到熟悉的奴隸,便停下跟他們親切交談,其實鄭鈺銘覺得熟悉的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