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鄭鈺銘帶著手下在康城周圍巡視了一上午,隨意走訪了幾個村落,發現村民都在積極補種冬小麥,村民家中餘糧足夠,撿的乾柴也不少,表揚了司農官的認真負責後,鄭鈺銘結束了巡邏回到總理府。
一進總理事府,吳牧已經等在辦公室內。
“公子,周圍諸侯國情勢實在不好,卑職從往返各處的商人那裡得知,各處有亂像。”吳牧如今是工商司副司長,他躋身王庭後,家業交給族弟打理,自己專心務政。吳牧雖然自己不再經商,不過畢竟是蔚山的商業領袖,蔚山商人在外遇事,都會報給他知曉。
“亂像?”鄭鈺銘詫異,在他心裡,許多諸侯國早就有亂像出現,怎麼吳牧到今天才說諸侯國有亂象呢?
“齊、魯兩國已經有暴民發生動亂。”吳牧壓低聲音說出商人帶回的訊息。
“動亂規模大嗎?”鄭鈺銘微微嘆口氣,想必齊魯兩國的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
“都是金礦處發生的動亂,兩國國君已經急調軍隊鎮壓,商人回來時,聽到訊息說暴民已經被鎮殺。”
“只是礦區發生動亂的話,規模不算太大。”只能吃得半飽的礦工,對上武器精良的虎賁,下場可想而之,這場暴動只會起個水花作用。
“那兩國許多地方秋收絕收啊。”吳牧搖頭嘆氣,齊魯兩國的老百姓本來已經苦了,碰上災年,加上今年的寒冷,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在這個寒冬。
“有難民過來嗎?”鄭鈺銘沉默一會,才發問。
“無,齊魯兩國國君已經下令,各地百姓不許隨意離開居地,如敢離開,格殺勿論。而且唐國在邊境設了關口,不允許齊魯兩國難民入境。”唐國國主怕難民衝入唐國,引發唐國動亂,在齊魯兩國邊境駐了重兵攔阻。
唐國除了阻攔齊魯兩國災民入境,也跟齊魯兩國的國君一樣,禁止本國老百姓隨意走動,在距離吳國現在邊境五十里的地方,設定關卡,不讓唐國國民私自去吳。唐國之所以要遠離吳國邊境五十里設關卡,是因為原來簽訂的賠償合約第三條規定,唐國不得在吳國這邊的邊境設常駐軍。
唐國不設常駐軍的結果是,唐國國內的老百姓偷跑去吳的人數日益增多,為了阻攔唐民逃亡,唐國的封主貴族們加強對封地農民的管理,上書請求唐王派軍隊阻止。唐王跟大臣們商量了半天,就在距吳國邊境五十里地的地方設立關卡,掐住唐民南下的道路。
這樣一來,既不違背賠償合約條列,又可防止國民流失,這樣的措施施行後,唐國國內的平民果然不得南下,只是關卡到吳邊境的五十里範圍,除了貴族,平民全部跑光,全跑到吳國那邊去了,這方圓五十里,竟變成了無人煙的地方,也成了唐吳兩國的緩衝區。
“這樣到吳國來的難民就少了啊。”吳國還是缺少勞動力,鄭鈺銘倒不介意那些難民來吳國,可惜吳國跟齊魯兩國之間隔著唐和趙,現在的趙地就是原來的衛國土地,趙國的邊境防守比唐國嚴密。
“公子,難民來得少也好,畢竟明年形勢更加嚴峻,我們吳國得多存點糧。”吳牧對今後發展趨勢很憂鬱,商人帶回的訊息,讓吳牧感覺那些諸侯國正坐在火藥上。
“是啊,吳國得多存糧。”吳國只有今年一個豐收年,百姓手中剛有結餘,難民如果大量湧入,吳國並不能承受。“商人生意如何?”如果吳國商品因災害滯銷,鄭鈺銘得重新調整政策。
“商人的生意到沒有受影響,反比以前銷量還大,我們吳國的產品,只要平安運到目的地,總被一搶而空。”
鄭鈺銘撇了撇嘴:“真是醉生夢死。”
災荒竟然對諸侯國貴族的購買力一點影響都無,這讓鄭鈺銘大感意外。鄭鈺銘雖然鄙視那些貴族不識亂象,依然沉醉在歌舞昇平中,不過對吳國有好處,他還是非常歡迎的。
“黃鐘,情報局得增加人手,加倍往各國派員。”楚朝輝手上翻著情報,看完吩咐黃鐘。
“是!”黃鐘欠身答應。黃鐘的情報機構,如今已劃歸楚朝輝的軍事總理事管轄。
“最好是在各地建個據點,跟各地人物拉上關係。”楚朝輝的意思是,在諸侯國各地安置臥底。
“屬下明白。”黃鐘有種感覺,上司對擴張吳國勢力很有興趣。
楚朝輝等黃鐘離開,又取出衛青派快馬送來的檔案,看完後,沉思一會,起身帶著護衛去了康城軍營。
“諸位!準備好沒有?”楚朝輝面前站著五十名一身軍服的軍官,不錯,這些人都是軍官,是楚朝輝管理軍隊的秘密武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