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頁)
虎兵自隊伍中間讓開一條縫隙,給趙軒等人透過。等趙軒十幾個人經過後,縫隙閉合。
第一批龍虎軍張弓齊射,射完看也不看,退到到隊伍後側,抽出腰刀準備戰鬥。第二批龍虎軍依然如此,射完後退抽刀。第三批龍虎軍引弓射箭時,燕兵已經接近不到百米。
兩次齊射,將追在最前列的燕兵射倒一大片,燕兵的傷亡讓燕軍騎速為之一滯,還沒等燕兵調整隊形,龍兵兵的第三次齊射已至。
三發箭射完畢,第三批射箭的龍虎軍沒有後退,而是將弓箭收起,拔出大刀衝向已經混亂的燕兵。
趙軒跑到龍虎兵後方轉回身,正是龍虎兵第一發齊射完畢撤退。趙軒驚訝地看到三百多人騎馬在隊伍中穿插後退,竟然沒有碰撞。不但第一批如此,第二批也是如此。整個龍虎軍中只有拉弦和傳令官的口號聲,一千人每個人的臉上沒有無措,只有按部就班的機械行為。
如果一個人如此,你不會覺得有多異樣,當幾百人舉動一致,便很震撼了。趙軒自認練軍有素,可是面對吳軍的機械化舉動,趙軒自問自己絕對訓練不出來。其實吳國士兵行動整齊有序,全賴平時的佇列操列。
吳國龍虎兵的手拉射箭距離最遠三百米,超出三百米,箭枝無力。騎敵距離近過五六十米,轉眼就快到跟前,弓箭來不及射箭,得用近身武器相博。龍虎軍三箭發完,舉刀跟燕兵衝撞到了一起,骨頭折斷聲,吶喊聲,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鄭鈺銘在龍虎兵三次齊射後,拔出手槍射擊,將槍匣中的子彈射光,撂倒五個燕兵,便自覺退到大牛身後。大牛揮舞著雙斧,將一切近身的燕兵全部砍翻馬下。
大牛跟隨鄭鈺銘四年多,這次終於讓眾人感受到大牛武力值的恐怖,大牛的蠻力優勢在此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無人能承受大牛一斧。
大牛剛開始還顧著鄭鈺銘,到最後殺得興起,專往燕兵多的地方砍殺,燕兵被大牛的勇猛嚇得驚慌而逃,以至於大牛出現在哪個方向,那個方向就出現空蕩。
燕國是畜牧國家,士兵飲食以肉類為主,身材基本都170米以上。龍虎兵的身高沒有燕兵高大。不過燕兵剛剛經過一場大戰,追趕趙軒一個多小時又喪失許多體力,面對訓練有素,武器鋒利,防護相當的龍虎軍,一接觸進入近戰,就敗績連連。龍虎軍只要大刀過處,燕兵立刻中刀倒下馬匹。後方燕兵見狀膽寒,紛紛掉轉馬頭潰逃。
“呸!膽小鬼跑什麼!俺還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