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4/4 頁)
以操辦婚禮了。
因為杜大郎是長孫,雖然他們以後大部分時間是要在縣城裡住著,但是齊氏和杜老爺子商量的婚禮還是在鄉下辦,也可以祭祖,還可以婚後就直接進祠堂。
當然,孫媳婦的嫁妝,除了容易帶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在縣城的房子裡。這一點齊氏他們沒有意見。
但是不能一點兒嫁妝也不往鄉下搬,那樣會很沒有面子的。
楚家也同意了這個方法,邵氏的意思是,既然要有面子,那麼成婚那邊搬到鄉下的嫁妝,那就是得讓人眼前一亮的,像什麼綢緞那,首飾啊,這些都可以擺在明面上嘛,大件的傢俱也可以搬一套過去,大家看了傢俱了,就沒有話說了。
杜家這邊出了二百兩銀子的聘禮,他們這邊得翻番,至少是四百兩的嫁妝,這也是楚家的規矩,不能只拿著人家聘禮的數目當嫁妝,那樣豈不是一點兒也沒有陪送給姑娘家?
至於私底下邵氏給的,別人也不會多問。
胡氏這忙的不行,沒想打娶兒媳婦這麼繁瑣,事事都要自己親自去辦,哪怕有李大壯家的幫著,也是不行。
就是杜榆,也是沒的嫌。登記在冊,然後找人採買窗簾子,被面等等,還有,找了裁縫,給全家每人都要做一身衣服。
這個事兒杜榆是很重視的,齊氏最開始說的是,發給大家料子,讓大家自己做,可是杜榆還是說服了奶奶,畢竟這次大哥成婚,要來的人很多,還是讓縣城裡的成衣店的裁縫給大家訂做,那樣款式和樣式都不會顯得土氣。
也是給家裡人撐面子的意思,畢竟,幾個嬸子是會做衣服,可是那款式都很老,別人看到了說不定心裡還會笑話呢。
齊氏咬了咬牙,也就同意了,杜榆就帶著人過來楊柳村專門挨個給大家量了。
能做新衣服,大家都很高興,尤其是請來的還是縣城裡的裁縫。所以全家老小都很高興。
不過杜榆跟齊氏商量,給長工們也做一身衣服,料子可以不要好的。“畢竟是大哥的喜事,對長工來說,也是少東家的喜事兒,他們也是來幫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