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拉手嗎?難道還怕走丟了不成?不過這也是衛敏時屢教不改的地方之一,所以衛敏文最後只是望了一眼,沒說什麼,由著他去了。
當下他們倆一起回了忠勇侯府,去老侯爺老夫人膝下承歡撒嬌。
等過了兩三天,衛敏文抽了個空回了一趟永寧侯府。
世子回府,永寧侯府中的男女管家,各院管事,還有忙完秋收後上來的田莊各管事,統統都候在正廳外面,等著世子一個個召見問話。
這也是衛敏文對他那個便宜父親最有怨言的地方。不帶這樣欺負小孩子的,哪家的小孩子剛剛認祖歸宗沒過幾天就需要管起這麼大一個家,在連自己都管不好的年紀就需要操心這個家的裡裡外外人情往來?
偏偏這樣欺負小孩子的事情他那便宜父親做得出來,認回他沒幾天後他們一起喬遷進了永寧侯府,他那父親就把管家的任務交給了他,美其名曰是信任他是為了鍛鍊他,實際上衛敏文覺得他那父親肯定是頭痛那些瑣碎的事才會一股腦兒丟給他來做。
問題是他自己操心頭痛,別人操心難道就不頭痛?
衛敏文也同樣頭痛,但是他沒他那父親甩手不管的本事,一開始他也滿心怨言不甘不願根本就沒把他那父親的話當回事,最後還是被他那萬事不管的瀟灑姿態驚呆了,為了讓自己以後能有片瓦存身之處,他不得已只好管起了整個家,這一管就脫不開手直到現在。
雖然他常年住在祖父祖母那邊,每隔幾天還是要回這邊府裡管管事住上一夜的,要由著他父親那樣甩手不管下去,這府邸恐怕早就被人拆著賣了。
世子在上面翻看賬冊,除了大管家站在他旁邊低聲說兩句,下面有頭有臉的管事們都屏聲呼吸小意等候著世子可能會有的問話。這府裡的一大一小兩位主人住在府裡的時間雖然不算多,但是他們的脾氣這些管事們早就摸清楚了。侯爺脾氣很好犯了錯通常還有迴旋的餘地,但是栽到世子手裡你那是自己不長眼怪不得別人,這是衛敏文管家幾年府裡眾人早已明白的道理。特別是侯爺不在京裡的時候,大家的皮都要緊點才好,免得犯了事連救的人都找不到。
一個侯府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幾百件,真要所有的事情都管過去衛敏文每天都坐在這裡才差不多,所以不重要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放手給大管家做主了,他要做的不過是查查出入賬,決定大筆銀錢的動用,至親摯友的人情往來,以及開源節流等等重要的事情。
田莊上的收成是這府裡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除這之外還有幾座山頭的產出今年都很不錯。衛敏文將那些管事叫進來,問了一些話,又勉勵嘉獎了他們一番。
賞罰分明才是馭人之道,這個道理很多年前衛敏文就很明白。
田莊上的賬冊查過以後,衛敏文開始查閱府裡上個月的流水開支帳,偶爾會問下面的眾人幾句。
這是那些管事們最緊張的時候。世子的問話通常沒有關聯性,東一句西一句的,但是以前犯到世子手裡的那些人就是被這麼問出來的。一來二往的,就算沒做虧心事的到了這種時候也會忍不住緊張。
衛敏文今日沒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很快問完話放眾人走了。然後他和大管家兩個人對很快就要來到的年節人情往來敲定了一些細節。府中的其他事情還好說,只要開始理順了以後按例做就可以,只有這件事比較麻煩,不重要的那些人家還可以有例可循,重要的至親摯友間的人情往來是一件最讓衛敏文頭痛的事情,送什麼還什麼如何用最少的代價討人歡心可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他對某個人的怨念就會忍不住直線上升。
第五章 華佗再世
皇帝班師回朝的行程本來很順利,不料途中皇帝得了一種怪病,隨軍的太醫久治不愈,越發嚴重,行程就此耽擱了下來。原先按計劃年前回到京城時間上綽綽有餘,結果現在快到了十二月二十御駕還在離京城幾百裡外的某個小鎮外的行宮裡逗留。
衛衍站在小鎮街頭,一方面憂心皇帝的病情,一方面掛念多時未見的家人,一方面還被小鎮上熱鬧的年前氛圍分去了心神,一心三用,不可謂不忙。
“左邊高了右邊高了左邊右邊阿爹是笨蛋”小鎮集市一隅,有一人家父子二人正在大門口貼春聯。父親站在長凳上貼,兒子站在下面指揮,不知是父親在亂貼還是兒子在亂指揮,貼了半天還是歪歪扭扭沒有齊整,急得才及腰高的小娃兒漲紅了臉,跺著腳埋怨自己的阿爹是笨蛋。
衛衍看得有趣,站那裡看了半天,直到那父子兩人貼完春聯進了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