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一時之間,遞茶的、點菸的、送糖的,都挨著輪子上,吳齊身上不知放了多少紅包,總之每個人來的都有一個。
一陣鞭炮聲響起,婚宴馬上就要開始了。新娘屋子裡的人聽到鞭炮聲,全都衝了出去,搶位置坐頭排。屋子裡只剩下新娘孤零零的一個人。但是,吳齊卻心頭一喜,鞭炮聲響,就意味著接下來在劉越深家,她的乾坐結束了,可以出去活動了。
劉越深聽到鞭炮聲,則趕緊回到洞房內,把吳齊接了出來。新娘子是需要新郎倌才能接出洞房的。
接下來,在提調師的帶領下,新郎、新娘一桌一桌挨著敬酒,同時不忘邀請一輩的兄弟姐妹參加晚上的鬧茶(鬧洞房)。
在阿南鎮,還有一個重頭戲,就是新郎的父親要拿一個吹火筒,每桌去敬酒。每到一桌,遇到兒子的長輩,便要把吹火筒亮出來,說:“我是燒火(與兒媳婦存在不正當關係)老嘴兒,敬大家一杯酒。”與新郎父親一輩的稱呼新郎父親:“燒火老嘴兒,喝一杯。”新郎父親不能反駁,只能笑眯眯地答應著喝酒。
但是。劉越深地父親死得早。他是劉越幹一手一腳拉扯大地。沒有父親。便沒有了這個有意思地環節。
二流和王與秋坐在一張桌上。二流問她晚上地鬧茶要參加不?王與秋說可以去看看。
晚上來臨。劉越深家地堂屋坐滿了人。都是同劉越深地一輩地。以男性為主。女性為輔。挨著牆壁坐著圍成了一圈。中間留出了一大片空地。鬧茶開始了。
在阿南鎮。哥哥和弟弟地媳婦是不能隨便開玩笑地。否則就要被認為是調戲。但是。鬧茶這一天除外。也是各位哥哥唯一一次能上陣說磕子地時候。因此。有資格參加地一般都很積極。
王與秋則站在二流身後。不敢坐位置。一旦坐位置。就被認為是參加鬧茶地。到時候答不上來就要被罰酒。
阿南鎮所說地鬧茶。實際上就是一場另類地“三句半”地磕子戰。由新郎倌起第一句。要七個字地。其他人按順序接下去。也要七個字地。最後一個字還必須得押韻。內容隨便。通常都是取笑新郎新娘一些隱密地東西。
最後半句由新娘子接,說三個字,也必須與前面的句子押韻。
如果有人答不上來,則答不上來的那人要被罰一杯酒。新娘被罰了酒,可以由新郎代喝,但是必須從新娘嘴裡把酒渡過去,由新郎喝下。
一旦有人被罰了酒,新郎則要重新起一句不同的韻腳開始下一輪。如果沒有人被罰酒,“三句半”說完之後,第四個人接著這個韻腳說下一個與前一個“三句半”相同韻腳的“三句半”,實際上就是同一個韻腳接力。
誰最後一個押韻的字的音節重複了,誰也要被罰酒。
鬧茶開始了,劉越深提著酒壺,吳齊端著酒杯,雙雙出現在了堂屋的正中。眾人馬上安靜下來,劉越深高聲起道:“今天這裡真熱鬧。”七個字,以“ao”為韻腳。
堂屋門左側第一個連忙接道:“新娘在下小聲叫。”一聽就不是善茬。
第二個也跟著接道:“新娘在上大聲笑。”
雖然接得有點下流,但韻腳就算是對的。這時,該吳齊說了,她還是第一次經歷鬧茶,一時沒反應過來。一愣神間,其他人便開始起鬨:“罰酒,罰酒。”
吳齊無法,只得端起酒杯。人們又開始起鬨:“代酒,代酒。”吳齊則脖子一仰,把一杯酒喝了下去。亮杯,眾人的掌聲便響了起來。
接下來,又該劉越深起第二個韻腳,劉越深指著剛才介面的兩人,說:“兩個哥哥大壞蛋。”韻腳是“an”,前後鼻韻可以不分。
第三人馬上接道:“嘴裡含著兩大蒜。”引起一片鬨笑。
下一人:“這蒜味道不一樣。”
吳齊跟著意思隨口答道:“還真香。”這次總算說對了。
又該下一人繼續接,韻腳還是不能變,最後一個字的發音也不能重複,只聽一人接道:“含的是啥仔細看。”
下一人:“原來是那兩座山。”
吳齊聽懂了原來這一群人接的是一個陷井,但此時又不好不接,根據韻腳和上一句的意思回答道:“不一般。”
話一出口,吳齊一下便發覺不對,就知道要出問題。果然,一陣鬨笑和掌聲響了起來。鬨笑過後,又是下一個介面:“大蒜下面一把槍。”
(省略號內的內容*,自動省略)
王與秋在一旁聽了一陣,羞紅了臉,對二流說:“這些人咋說的這麼低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