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可得租金18兩;有五畝良田,不過是自給自足,稍有結餘罷了,每年約可收7、8兩銀子;她爹徐世徇運送貨物每月約可得3、4兩銀子,年約40兩;徐楓每個月在醫館中有2兩銀子,每年24兩;徐菀去年才開始紡絲刺繡,如今每月只能得約1兩5錢銀子(1兩等於10錢),年約15兩。合計每年收入約100兩。
花銷方面則比較繁雜:吃食每個月差不多要花2兩銀子,每年約24兩;徐磊每個月束脩為5錢銀子,每年為6兩;如今徐楓既然和離回家,三個女兒每年的稅金共為4兩5錢;養馬及修理馬車的花銷每年約3兩銀子;再加上一些不可控制的花銷,就比如她爹徐世徇如今躺在床上半個多月了,不僅沒有了運貨的銀子,每日還要多花銷一筆藥錢。亂七八糟下來,每年不過可以結餘50多兩銀子。
三個人算清楚賬,忍不住嘆氣,面面相覷了半天,最後決定先還韋氏兄弟一百兩銀子,其他剩餘的,就只能想辦法慢慢還了。
夜深了,萬籟俱靜。徐瑩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乾脆起身穿好衣服,披上披風,她靜靜地出了後院。提著燈籠,她沿著熟悉的小路,一路到了荷塘。
仿若還是昨日,她戴著帷帽,黑著半邊臉,在荷花豔冶盛開的荷塘邊靜靜地聽那風華絕代的少年吹簫。可是如今,荷花已殘,心若斷梗,徒留一聲嘆息。
徐瑩遠望著去往項陽的方向,忍下眸中的眼淚,正要舉步回家,這時一陣大風吹過,她的燈籠一歪,竟熊熊地燃燒了起來。
起於斯,滅於斯,但願不再相見。
儘管前路漫漫,卻還得摸索著前行。
第三十七章 又是一年
轉眼間就又是一年。
徐瑩坐在窗前給韋應達回信。只是提筆幾次,她始終不知該如何下筆。
又開啟信箋將韋應達的信讀了一遍,只見其中有一段寫道:“這時節風景正好,今日與展泰等好友進山一遊,盡興而返。唯遺憾你在百里之外,不能共賞。”
一年前得知韋應達上元節後就要離開稽陵縣時,她才想起來問他是以何營生。這才驚訝地知道韋氏兄弟並非如她先前所想那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