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陶景會答應和嘉寧長公主府聯姻結親,就是為了自謀出路,不想再被自己大哥掣肘管罵,遂一口應道:“你母親所言極是,正是這個理。”
高氏嘴角微翹,當即發話:“你看,你父親也這麼說,你回去之後,便瞧著辦一下罷。”
依照逢春對高氏的瞭解,若是她找藉口拒絕,高氏只消三言兩語,就又能引陶景對她大發雷霆,想了一想,逢春便道:“不是我不肯幫忙,我去探望大姐那回,二爺那天也正巧一起出門,得知大姐不太好後,便在婆母跟前提了一嘴,喬太醫看的全是婆母和二爺的面子,我哪有那麼大本事。”
“春丫頭,你也太妄自菲薄了,近些日子,可有不少風言風語,說姜家姑爺如何如何寵愛於你,連個妾室通房都不肯納,姑爺對你如此看重,你就提這麼一個小要求,他難道還會不依你。”說完,高氏又悠悠嘆起氣來,再道,“姑爺待你好,雖是好事,可這風言風語,傳的總是難聽,這善妒的名聲可不好,家裡還有姑娘未出閣,若是因這些流言蜚語,找不到好的夫家,那……”後邊又省略出一長串‘那都是因為你’的責怪語意。
若是女方高嫁,母家弱勢,女方只有瞧婆婆和丈夫臉色的份兒,哪個會有善妒的張揚資本!逢春心中惡心透了,卻依然強自冷靜,垂著頭道:“之前得母親的教誨,我回去之後,便提議給二爺置辦兩個丫頭,是二爺自己不想要,我……也沒有辦法。”
高氏越是心中怨氣叢生,面上便愈是和顏悅色,一臉的諄諄教誨:“姑爺原先有些傻氣,他哪裡會懂這些,好孩子,為著你的名聲,也為咱家的名聲,你回家之後,可直接尋你婆婆提,一來顯得你賢惠懂事,二來也能平息這些流言,豈不兩全其美。”
美你媽個頭!
高氏卻依然在滔滔不絕:“反正那些丫頭只是個玩意兒,你正妻的名分擺在那兒,誰也越不過你去。”說完女人要賢惠的問題,高氏再度舊事重提,“給你嫂子請大夫的事,你記在心上,瞅著什麼時候方便了,就和你姑爺提,你婆婆那麼疼他,只消他開口,你婆婆還能不應。”然後,不給逢春再言的機會,又接著道,“還有,你四哥今年中了舉人,明年要參加會試,頭回參加的考生,能一舉中第的,實乃鳳毛麟角,你四哥是咱們這房的長子,你爹一直盼著他出息,不管他明年中榜還是落第,你這個當妹妹的,也該稍微出把力,用你的關係,給你四哥尋個好路子。”
陶景附和道:“不錯,你公爹是皇上的親外甥,只要他願意動動嘴皮,你四哥以後的前程,指定一片錦繡。”他會將女兒許給一個傻子,就是看中了傻子他爹的寬闊門路,要不然,就憑逢春的容貌和姿色,他還愁送不出去?
第43章 逢春V
陶逢春會被許給一個傻子,無非是權和利在作祟,逢春早知會有被借橋過河這一天,只是沒想到,居然來的這麼快,她在姜家活的謹慎辛苦,憑什麼叫這倆神經病濫收利息,逢春偏不如她們的意,叫他們如意了一回,只怕以後更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父親母親也太高看我了,長公主府裡哪有我說話的餘地。”對著不講理的長輩,晚輩不能翻臉斥駁,否則,有理也要變成沒理,逢春選擇裝傻,外加轉移物件,“四哥功課很好,大伯又素來看重,若四哥真需要助力,大伯豈會不推他一把。”
高氏嘴角噙著冷淡的笑意:“你爹正是不想總借你大伯的光,才想順你這裡的風,春丫頭,你如今風光了,家裡要指著你的地方不少,我和你父親撫育你一場,你可不能忘本啊,否則,便是不孝,你別再推三阻四了,惹了你父親生氣動怒,娘可勸不住。”高氏自說自話地替逢春應下,然後再道,“你現下有了好歸宿,也不能忘了你瑤妹妹,你那婆家是皇親國戚,素日往來的女眷,都有頭有臉,以後若有什麼賞花、喝茶、聽戲的宴會,別忘了帶上她,叫她跟著長些見識,你這個當姐姐的,也替她多美言幾句,她跟著你一道嫁好了,你們姐妹日後有個照應不說,對咱們家也會更好些,你爹以後的體面,可都指著你們呢。”
高氏所說的每句話,字字都戳進了陶景的心坎,陶景自然又是一番完全贊同的附和。
夫妻倆一唱一和地給逢春下達任務,末了,高氏又陳詞總結,若是逢春不依她的話,那就是不敬不孝,逢春聽罷,只語氣冷淡的表示:“若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肯定會幫家裡。”至於別的,免談。
高氏呷了一口香茗,緩緩挑起眼皮兒:“那我和你爹剛剛說的事情,你是否力所能及?”給康氏請醫,給逢則開路,只不過是她的鋪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