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是那麼幾個廠,家裡也不太為他擔心。
吃散夥飯是重頭戲,大家難得湊了份子大方的到福州路的老正興擺了幾桌,席間回憶滿滿。
“舉杯吧!這杯敬我們的老師,也敬我們這一代!”徐明帶頭站了起來。
“乾杯!”大夥都站了起來,能喝的不能喝的都把這一杯飲幹。
轉天又是要好的同學紛紛去拍照合影,汪順穎家裡是安徽鐵路系統的,條件很好,她來上海用她自己的話講“純粹開開眼界”,現在到了離別的時候,她哭得不能自已,尤其和盧秀貞、郭豔關係好,更捨不得分開。盧秀貞和郭豔陪她照了幾套照片,承諾一月至少通訊一封,又贈送了她禮物,好歹是送走了她。
每次有人離開都是全班出動送別,同窗再見不知是否年華依舊!
7703將成為刻在每個人心中的紅字!
回到寢室,床鋪已經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和梅麗、吳菲、譚琳琳還有匡美蘭留下了家庭地址,互相擁抱後,盧秀貞就離開了華師大,她只有兩天休息時間,之後就要去圖書館報道。至於甘瓊婷和郭豔兩個,土著見面的機會太多,郭豔已經說好拿了工資三人去外灘喝“咳嗽藥水”(coffee~)。
新的篇章就此翻開……
作者有話要說:祝大家放假過得開心,明天見~
第52章 勵精圖治
“領班,有人找。”來人招呼了一聲就出了車間。
盧秀華謝了謝他趕緊快步走到廠子門口,找他除了金水根不會有別人啦!
“阿華,搞定了,在官塘秀茂坪,二十平米,怎麼樣?”金水根得意洋洋撥了撥劉海,等著盧秀華讚美他。
“系啊!我梗知你叻仔啦!(能幹)今日一起食宵夜啦!”盧秀華看到他得瑟也笑著配合他。
“好哇!靚仔,一會你收工來找我。”言畢揚長而去。
盧秀華回到高車組,看著老師傅就像做衣服一樣,把烘好的假髮片縫在假髮套上,當然這個步驟機器生產更快,但工藝肯定比手工差,每批訂單他們總會接一部分純手工的,利潤高,一個技術嫻熟的工人一天也就最多做幾十頂。
又踱到前面車頭皮組看他們操作,他和水根來香港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香港給了他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飲早茶、第一次坐雙層巴士、第一次吃西餐……
剛來時不懂粵語,他和水根兩個去鋪子吃飯只能指著選單示意服務員點餐,後來先是跟著連續劇學粵語,又跟本地人經常接觸,才解決了語言關。
粵語講順溜了他又在夜校報名了課程,白天急吼吼勞作,晚上8點多又要去上課,上學的這兩年他也是累得夠嗆,有一次太困了結果拉尖時把手背紮了好幾個血窟窿,好在讀書這件事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自然有同樣的回報,盧秀華的英語在這批學員裡都算學得非常出色的,缺的也只是開口說的能力。
他運氣真算不錯了,因為在獄中幾年鉤編的經歷,老闆給了他一個機會,從開料、壓機、拉毛這些最簡單的工序開始學,一個月210元的工資一直做到了現在高車間的領班,廠裡跟著老師傅後面學高車的幾個徒弟,他的手藝也能排的上號,可以說現在這一整套工序除了最後的整型他因為缺乏練手的機會,導致水平不夠外,整個發具廠的來龍去脈他已經一清二楚。
金水根就沒那麼好命,他的經歷折射了當下偷/渡客的普遍生存狀態,進不了發具廠就去了建築工地賣苦力,幹了一段時間後有個機會又進了一個五金廠做加工學徒,天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晚了就睡在工廠車間的夾板上層,很是辛苦了幾年。
他們四年下來也攢了不少錢,這時穩定了,就想著找個固定的地方住,金水根這個倒賣的鼻祖爺爺,平時除了出工還近水樓臺收購了許多廢金屬和下腳料,這些破爛都需要有個地方放。想找個價廉物美的住所不難也不易,當時很多大陸人還是抱著葉落歸根的想法,在這邊賺錢留下生活必需,剩下的都寄回大陸蓋房子,所以置業對於他們並不是首需。
忙活了三個多月,終於看中了官塘那邊的一個小木屋,主要是後面有一大塊鹽鹼地,金水根說回來從廠里弄點材料出來搭個棚子好放他的“寶貝”,這間20平米的小房子花了他倆5000港幣,他算得很清楚,就算以後回上海了,這塊還可以出租。
放工後,盧秀華換回了便服出廠子,走到門口,阿香又站在那裡等他,無可奈何地只能上前“咩事啊!”
“今天看到阿金來找你,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