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處不少的淺灘都被淹沒了。因為榆樹村的一邊靠著山,從山下衝下來的雨水加上四周流下來的水。放眼望去,小溪流,儼然就是一條河,還是洶湧奔流的河。
門前的土路也爛的很,麥芽沒敢下腳,只她走不了幾步,就得被泥巴陷住,低頭瞧了瞧腳上的藍底布鞋,她選擇回家去了。
田氏穿著草鞋,拿著根竹竿,把鵝趕出來放放。麥芽瞧她沒有把鵝往屋趕,而是朝大門外趕,疑惑的問道:“娘,你咋把鵝往外面趕,小溪溝水大的很,別把鵝衝跑了。”
在所有家禽裡,鵝屬於比較笨的一類,不然怎麼叫呆頭鵝呢,它沒有雞那般機靈,遇到危險都不曉得躲避。
田氏低頭趕鵝,“我看著,放心沒事的,外面下過雨,青草長的正好,放鵝出去轉一圈,晚上都不用餵食了,我順便也割點青草帶回來餵豬餵驢子,”等鵝出了門,她又回去拿上簍子。
麥芽追出門外,叫道:“你一個人成嗎?要不要我一起去?”
田氏遠遠的揮手,“不用,你看好家就成!”
河水暴漲,不適合捉黃鱔,也就沒人往田家送。不曉得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這兩天村裡人從她家門前過時,眼神總是怪怪的,有時送黃鱔來,也不肯坐下,總是拿了錢就走。
他們奇怪,就讓他們奇怪去,麥芽不想理會,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成。大路不好走,各個村子的經銷商今兒上午頂著雨都來過了,提前告訴他們一聲,等路好了再進貨,否則也拉不走。
還好,下午的時候就出了太陽,經過第二天一整天的暴曬,泥巴路終於可以走馬車了。
一早,冬生背了個包袱跟元青一道趕驢車進縣城去了,順便也帶些豬下水回來,不然沒有材料可做滷菜了。
麥芽跟田氏跨著竹籃,鑽到菜地裡忙活。夏天快過去了,有些菜秧子,都開始蔫了,得把菜地收拾出來,好種秋季的菜,冬天也可以種很多蔬菜。
架上掛滿了豇豆,田氏煩心道:“你都醃了兩罈子泡豇豆,再醃也吃不完,乾脆都煮了餵豬吃!”
麥芽拎著籃子在摘豇豆,聽見田氏的話,慢聲道:“娘,你放心啦,我保證把這些都處理好,絕對不會浪費。”
“咦,你咋處理,這茄子,黃瓜,瓠子,難不成你都能處理了?青辣就不說了,咱家也喜歡吃辣椒醬,我看你也攢了不少,眼看頭季辣椒就要下了,辣椒秧也快不結了。”
麥芽笑著道:“豇豆角用水燙過,放在太陽底下曬,曬成豆角幹,等到冬天的時候用來燙鍋子吃,是最好不過的。”
田氏聞言眼睛瞬間亮了,“真的啊,那把瓠子,茄子都曬成幹,這樣冬天也有菜吃哩,”冬天能吃的蔬菜不多,多了幾樣菜,也不單調了。
麥芽搖頭道:“這可不行,茄子不能曬成幹,不過瓠子可以,還有扁豆角曬乾了,冬天煎鹹魚吃也好吃呢!”
扁豆角是一種半野生,半家種的蔬菜,不用多種。春季的時候,麥芽從二妞家要了幾棵扁豆種子,田氏以前不愛種扁豆,所以家裡沒有種子。扁豆種子只有撒在菜地邊上,也不用管它,它生命力極強,能順著牆角,樹幹一路攀爬,等到秋天,扁豆秧上就能掛滿扁豆
“扁豆嗎?”田氏直起身子,看向掛滿柵欄的扁豆秧,“原來你栽扁豆是為了曬扁豆乾啊,那成,反正咱家扁豆多,你只管都曬了吧!”
麥芽一邊點頭,一邊蹲著掰捲心菜的菜葉,捲心菜已經開始包上了,得把最外面幾層老葉子掰掉,掰下來的葉子能拿來餵豬,餵雞,這樣能減少菜根不必要營養支出,保證營養供給。
西紅柿也不結了,上面只掛著零星的幾個西紅柿,小的很。麥芽翻著西紅柿秧,找出表面泛紅的摘了。
等她從菜地裡出來時,菜籃子裡裝滿了蔬菜。
“娘,我先把這些拿到院子裡,回頭再來裝,”還有一半的豆角摘下來,擱在地上,她得回頭再來拿。
田氏在挖菜地,聽到女兒的話,高聲應道:“回頭先把午飯做上,你哥哥他們也快回來了。”
“嗯,知道哩,”麥芽把籃子跨到院子裡,選了塊乾淨的地方倒掉籃子裡的菜。
擱下籃子,去井邊洗了個手,便去廚房做飯。
家裡現在不光能吃上白麵,大米也能經常吃到了,陳掌櫃聽說她喜歡吃白米飯,上回來,便叫小二馱了一大袋,如今家裡的大米足夠吃了。
麥芽舀了兩葫蘆瓢大米,用瓦盆裝著,端到院子的井邊去淘洗。
洗乾淨之後,再加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