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至於說才情,初時或許看不出來,同樣的根骨下,你十年煉成的東西,因為我才情出眾,只八年就能煉好——這並不是才情的用處!
直到修行到了精深的時候,才顯出才情的決定性作用。
修行之道,可說而不可明,有些東西,說是說不明白的,因為它沒法說,所以說了你也聽不明白,這個時候,固然是考驗一個師父是否合格——他能否根據對自己弟子的瞭解,創造一個剛好能讓他“開悟”的環境和事件。
可這也是為難一眾修行中人的時候——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就算你能把你老師講的道理都說上一遍,甚至於再開創新篇提高拓展,可是若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不明白,那還是不明白——這一點,倒好似俗世中人作學問一般。
講得再明白,聽得再恍然,即使將一眾關要都講得明白之極,可一落到實處,還是有能妙筆生花,流芳百世的;也有白搭上錢,可印出來的東西,只能供獻給村頭廁所的;又如同一個數學定理,都一樣聽得欣欣然,可見著題目,還是有轉眼即會的,也有死摳著著牛角尖轉不出來的——這便是修行人所謂的“才情”有不同——俗世這種有明確方法目標的題目,都有人講了一遍,下一次在同一個地方還是轉不出來,何況修行之中,無路無線,連講都講不明白的東西呢。
至於心性,這影響的卻不是修行功果本身,對於心性與功法合適不合適的問題,自然有教你的老師來把關,而它真正影響的,卻是修行中的諸般事宜。
修行之人也是人,自然也就會有修行人的相處與爭鬥。
而心性,一則更體現在能否堅持向道之心,二則體現在如何處理與同道之間關係——最低的標準就是,對內而言,自己至少不迷於肉慾之色,不沉於法力之長;對外而言,卻是不執於爭鬥法力之狠,不作那因利屈心之事。
其實,說得明白點,就是道先讓你不要因為眼前的快樂忘記修道的長樂,如果只是拿著修道當成達到你其他心願的手段,那麼勢必使你難以在修行路上走得足夠長遠——當然,其實這種人自己,也並不在意自己能走多長遠。
而人際關係上,就是要求你,不要弄成一出門就有人朝你丟板磚的情況,而萬一哪天自己遇見了人生的低谷期,不要滿世界都是痛打落水狗,所有人全是想著讓你早死早投胎——畢竟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一堆人等著陰死你,可你還能泰然自若的修自己的道法,絲毫不被那紛亂的陰謀與殺戮影響,這種境界對於修道人來說,還是有些太嚴峻了!
而至於那些心理陰暗,滿腦子報仇復世界的,更是不可能入門修道——畢竟,修道是求長生來的,又何必整天苦大仇深,恨天恨地,那樣的話,悠遠的年月,豈不反倒成了折磨人的東西,這又是修的什麼道,成的什麼仙?
當然,這三點如果具體用在杜宇父母身上,就可以看見三個鮮明的不合格!
而杜宇要做的,自然就是改變這種狀況——至少,先解決根骨問題,就算真的難以讓這二老邁步修道界,也應當給弄出來個延年益壽的丹藥,了盡人子之心——這也就是他丹爐中那些藥汁的用處。
畢竟,修行人的三點要求,是要求,卻也並不是絕對的——如果你有傳說中,那幾樣即使在仙界也堪稱的絕品的仙丹靈果,自然可以將這三條完全當成放屁;差一點的,如果你有一個仙人遺澤,只要你運氣夠好,其中留有幾顆脫胎換骨類的仙丹,那你也可以無視這三個條件;實再不行,只要你能指揮一箇中型以上門派的部分丹藥,一堆修行助力丹藥的幫助下,也完全可以挑戰一下這種說法的正確性。
簡單的說,修道這種事,總沒有絕對,只要能禁得起投資與收益那巨大的差異,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有修道的可能!
然而,很顯然,剛剛脫貧,還沒致富的杜宇同學,在物質層面上來說,並不具備擴大投資的資本——可是,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擁有轉世傳承的杜宇同學,卻未償沒有曲線最終救國的可能。
所以,便有了雲蒙山裡的這次煉藥的試驗
——當然,如今來看,也就是煉藥的成功!
第三章 藥補神形
“師父,你煉的這藥汁真有你說的用嗎?”
汪涵看著杜宇一臉喜意的出門,連忙跟著閉好了這個小洞府裡的禁制陣法,緊走幾步,跟上前去,說道:“那黑魂絲畢竟是人獸怨魂所制,上面還有著碧靈子煉製時用的五毒材料,您怎麼把那魂魄怨力怎麼煉入藥中,我也不問了——反正你說了我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