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話,三五天有、十天半個月也有,遇上天公不作美,個把月的年份也不是沒有。”
餘初算了算,走陸路的話,從雲錦到京都,千里山脈,在天氣好的情況下,需要走上整整一個月。
而水路的話,算上轉碼頭的和中途修整的時間,客船五天,貨船七八天不等。
所以即使等上十天半個月,還是水路快些。
“那勞煩掌櫃的給我留個位。”餘初放了幾兩銀子,“這是定金。”
掌櫃的笑一臉質樸:“姑娘現居何處?等有船了,我讓小二去通知姑娘?”
餘初搖頭,她自己都不知道過兩日會住哪,可能回到船上住也不一定:“過幾日天氣若是好了,我再來問。”
掌櫃的點頭,給餘初寫了張契文,大意是收了多少多少錢影子,定了北上最早的船票一張。
相當於現代區的收據。
餘初看了看沒問題,簽了自己的名字。
等她的背影消失在門前街上的雨幕中時,掌櫃的慢慢的收起臉上質樸的笑容,招來一旁擦櫃檯的夥計:“二狗,你跟上前面那個姑娘,遠一點,只要知道她住哪就行了。”
夥計放下手中的抹布,用衣襬擦了擦手:“好的掌櫃的,那我先去了”
“跟到地兒後,直接去顧府,找到大少爺,就說人找到了。”
第三十章
在碼頭討生活的人;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 都有一兩樣傍身的技能。
陳二狗身形瘦小; 為人沉默,年少時就混跡碼頭,心思沉穩老練,最善於跟人和盯梢。
跟一個妙齡女子; 尤其是在大雨的天氣,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難度。
而且; 一路跟的很悠閒。
前面的姑娘看起來二十歲上下; 不施脂粉; 頭髮也似是沒有花心思過; 隨意的編在耳後。
卻是他這些年; 見過最好看的姑娘。
跟花樓那些姑娘的好看不一樣; 眼前這個……二狗看著前面的姑娘進了一家銀樓,躲在屋簷底下; 想了半天想出個詞來。
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姑娘。
怪不得顧大少知道人不見了; 連夜召了漕運所有當家的,如此興師動眾的尋找她。
大雨天氣下; 拖著半溼的襦裙; 也不影響她買東西的興致。
一路進了幾個店,可能是沒有看中的; 這位姑娘最後進了家布行,只買了些布料出來。
二狗一直尾隨在她身後,從大街來到小巷; 越走越偏……
巷子只有兩個人,變得愈發難跟,他摸了一把臉上的水,眼前人就消失了。
前面沒有,後面也沒有,他立在原地僵住了。
——他把人跟丟了。
三月天,他卻如墜冰窖,這趟差在他手裡砸了,回去的話,受罰還是輕的,怕是連船行都待不下去了。
“喂,小哥——”
帶著笑意的女聲從頭頂穿來,二狗愣了一下,順著聲音的方向抬起頭。
穿著翠綠色裙子的姑娘,坐在牆頭,手拿油紙傘,垂著頭看著他。
“你都跟我一路了,有什麼事麼?”
二狗沉默著,沒有說話。
“你們船行家大業大,難道最近生意不景氣,準備打家劫舍掙點營收?”
二狗依舊沉默。
“沒想道,你們掌櫃的看著笑面相迎,背地裡卻幹著這種營私,兩面三刀,惡毒……”
二狗頭一梗,當即反駁:“你血口噴人,要不是你逃出——”
餘初笑了下,轉過身,從另外牆頭的另外一邊跳下。
她看著自己泥濘一身的裙子,隨意的擰出一把水來,隔著牆繼續道:“你回去跟顧大少說,春日新茶剛上,正是品茶的好時候,明日上午,我在城東廖記茶樓,想和他聊上一聊。”
她之前在顧府,因為“身份”的原因,別的不好打聽,這顧家家世淵源,小丫頭銀杏每天能滔滔不絕說上個把時辰。
從人口布局到親戚關係,從老爺有幾房姨娘到分支有幾個公子,事無鉅細,各種科普。
餘初歸納下,提取了有用的資訊:
這顧家老太爺曾是先帝的伴讀,和先帝一起長大,性格沉穩的甚至有些木訥,反而深受先帝信任。
入仕後先後擔任過渝州判官、江南刺史、左諫議大夫……後入戶部,一直兢兢業業的替先帝看錢包。
而到了顧文瀾父親,繼承了淵源的家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