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當基地內的人要出去時,需要先進入到這個隔氣室,把內部的門關掉後,再開啟通往外面的門——這有點像宇宙空間站中的軌道艙,主要功能就是隔艙換氣。
只用了小半天時間,天明就把密封性不可能出現一點問題的隔氣室製造出來了,面積大約有40平米,可一次安排100名星球考察員或者兩輛登陸車出去暫時是足夠用了。
“忙完了,接下來該幹什麼呢?”
這些天在小空間、藍水星、紅巨星三個地方來回忙碌,威脅基本清除了,現在要他忙活的事情很少了。
“老闆,基地內的糧食快吃完了,應該補充一批了。水果蔬菜,也只能用五天了。”鄭宏米匆匆走過來道。
天明搖頭嘆了口氣,真是想停下來都難呢。
正好,小空間的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收穫期就在這兩天成熟了,他便去了一趟小空間,先睡了一場大覺,醒來後將三個糧食空間內的糧食全部收割完畢。
糧食的產量還不錯。
1500畝的水稻,平均畝產稻穀1260公斤,合計收穫1890噸。
1000畝的小麥,平均畝產麥谷1280公斤,合計收穫1280噸。
500畝的玉米,平均畝產玉米3018公斤,合計收穫1509噸。
糧食總產量:4679噸。
這麼多糧食,足夠28000多人吃3;4個月了,所以,天明把這批糧食帶到藍水星和紅巨星後,讓後勤部門加工一番,口糧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其次,就是蔬菜問題,大棚空間內的那點地,種不出多少菜,保證三四千人用就是極限了。但紅岸基地內正在完善生態圈系統,裡面的立體無土栽培系統,可以種不少可食用的蔬菜,如果將種植規模擴大,解決1…2萬人的蔬菜需求問題不大——這大概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剩下的工作,可能要去外面發展一段時間了,為我工作的人手,還是太少了。”
新的階段已經結束,關於未來的計劃,天明找了幾個人商討了幾次,還是比較模糊,但確定了幾個關鍵點。
第一點,那就人才。
各行各業的人才:建築師、工程師、程式設計師、設計師、高階管理人才,以及大量的工人——他需要這些人為他工作,開發星球、發展科技,建設全新的家園。
第二點,物資和裝置。
各種各樣的物資:除了糧食和水、生活物品,各種機器、裝置、車輛,以及工業材料、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涵蓋方方面面——需求的量。會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膨脹。
天明需要成立一家單獨的貨物公司,不由國家控制的公司,由他親自掌控,藍洛負責管理,購買這些物資,這樣,他對國家的依賴度就減小很多了。
第三點,安保力量。
必須培養自己的安保力量,並且足夠強大。僅僅靠100名的海軍陸戰隊士兵並不夠。他還要組建一家安保公司,招募一批類似保鏢、退役士兵之類人員。負責保衛將來的利益。
如果這些人實力不夠,再把那些學了“鬥氣”計程車兵派出來,配備先進武器。這樣,不管什麼人和組織,如果敢把手伸過來,不僅要砍了那支手,連他的腦袋也砍下來。
這樣,哪怕他的異能和異位面,在全世界人面前曝光。那也沒什麼好懼怕的。
想通了這三點,天明腦中便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去外面發展的時機,也就到了。
國防六盾。地下基地。
天明帶著藍洛和一批專家出來了。
又送了一大批物資回紅岸基地,忙活一陣後,天明找到了譚委員、徐司令、何書記他們,和他們碰了個面。在一個茶話間內,開了個茶話會。
端起茶杯,天明喝了一口裡面的龍井茶。不自覺翹起了二郎腿,談笑自若地道:“譚委員,徐司令,以後我就不在基地發展了。”
徐國源吃了一驚,茶杯一抖,些許茶水沾溼了衣袖,道:“怎麼了?小緒,你不想和國家合作了?”
譚委員的表現差不多,臉色劇變,道:“小緒,國家沒做什麼危害你的事吧,你怎麼突然說這種話呢?”
“小緒,有什麼條件可以提出來嘛?幹嘛要撕破臉皮呢?”
何書記也勸了一句。
天明笑了笑道:“你們想哪去了,我只是覺得基地不太方便,想去外面完成一些工作而已,又沒說不和國家合作。”
天明把自己的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