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2/4 頁)
天明舉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禮,將死者骨灰收集,存放於立冬號方舟,將來到了陸地,安葬於神國墓園中,並記名造冊。對於神國貢獻突出者,不僅可以立神像、進入神殿供人瞻仰,其親屬後代也有蔭庇補償,可謂神恩倍至。
葬禮當日,慟哭哀嚎聲不絕於耳,受此感染而流涕者不計其數。即便天明這個神王,也是悲容滿面,留下了數滴眼淚。
天明發表了一番“災難與安寧”演講,闡述了團結與強大的重要性,希望所有藍星人團結起來,不能因為短暫的安寧而忘了潛在的威脅,時刻居安思危、努力工作、刻苦訓練、保持警惕,將神國建設的越來越美麗,並不懼任何挑戰。
這番演講,讓藍星人的凝聚力增強了,產生了很多正面反響,至少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了。
由於有6名在神國中有重要領導地位的議事長老陣亡了,剩下的7位長老還有4位在紅巨星,所以天明讓藍星人進行選舉,選出11位德高望重,並有一定管理才能的新議事長老出來,可能藍星人還是第一次經歷“選舉”這種新鮮事,每位成年藍星人都能投出一票,他們感到新鮮之餘,稍微拖拉一些。三天之後,才把新的11名議事長老選舉出來。
(未完待續。。)
第428章 去外面發展
紅巨星,紅岸山脈,紅岸基地。
剛一出現在基地內部,天明眉頭一皺。
空氣中的味道有點怪。
溫度似乎也有點高,感覺一股燥熱。
“怎麼回事?我才離開十幾天,環境變得這麼糟糕。”天明找來管理基地事務的負責人鄭宏米道。
鄭虹米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精幹中年人,從非國家處招募而來的管理人才,能力出眾,能把一艘大船上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出於對他能力的肯定,天明便讓他負責管理紅岸基地的大小事務。
“老闆,可能是基地內的人太多了,生態圈系統無法維持這麼多人的運轉,所以最近基地內的空氣氧含量在不斷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且因為用電裝置過多,能量不斷堆積散佈出去,氣溫也上來了,你要是再不來,我們都準備斷電降溫了。”
天明這才想起,他離開之前,基地內的生態圈建設工作,才完成了一半左右,後期又加了那麼多人進來,不崩潰才怪。
“我來解決問題吧。”
三天之後,問題解決,紅岸基地進入了正常運轉。
實際上,按照正常程式,天明得多運點些綠色植物和土壤進來,安裝幾百套的氧迴圈裝置以及大量散熱裝置——這些工作要完成,起碼要忙活十天以上,天明想了幾個簡單的辦法,就把問題解決了。
首先是散熱問題。
基地內部的城市空間內,有一座發電功率500兆瓦的核反應堆,為整個基地供能。一天釋放的能量等於燃燒上萬噸煤產生的熱量,而基地又是比較封閉的,溫度不升高才怪。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安裝一些對外連通的降溫空調就行了。
一百臺採用液氮降溫的空調,很快安裝完畢。
另外就是水和氧迴圈系統。這兩個系統還沒實現自給自足式的迴圈。所以,為了解決缺水的問題,天明直接在山體內,開闢了一個容積為100萬立方米的水空間,放進一個銀鋼製的大水箱,充入100萬噸的淡水這足夠基地內的18000餘人用上百天了。
基地內部需要的新鮮空氣,天明也去藍水星弄了很多過來,壓縮後,儲存在了一百個空間大小為1萬立方米的空間箱中,由藍星人祭司控制。一旦基地內的空氣質量不達標,只要把廢氣排出,再把空間箱內的新鮮空氣放出,一天釋放一箱,也能用上百天了。
一百天,足夠紅岸基地內的專家和工程師,建成一個完善的生態圈系統了。
還有一些專家拉著天明道:“司令,這個基地現在是封閉的,不能去紅巨星外面考察。你能不能幫忙造一間隔氣室出來,讓穿上航天服的人員去外面考察。最好,再弄幾輛登陸車過來,讓考察人員去基地附近採集土壤、岩石樣本。研究這個星球。”
天明點了點頭,他也需要了解紅巨星是否具有改造潛力,道:“我可以先幫你們把隔氣室造出來,考察車的話我會找國家說一說。國家應該能提供這種車輛。”
“好好,謝謝司令,謝謝!”老專家龍鳴誠拉著天明的手不斷道謝。
隔氣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紅巨星大氣中的有害成分,跑到基地內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