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在洞內放好,就要起爆了。
“你們怎麼過來了?”指揮開山的工程兵團長道:“這邊馬上就要開炸了,你們快點去安全的地方!”
何書記趕緊上來道:“快停止起爆,這個地方的山體結構複雜,有橫斷裂層,爆破太危險了!前兩天才出事,你們怎麼又幹起來了?!”
“首長!上面給的時間緊,不抓緊時間半年內怎麼能完成任務?”團長沾滿灰塵的臉表情盡是焦急。
“那也不能拿士兵們的生命開玩笑!”何夕生氣道。
“把炸藥拆了,開山的工作還是我來吧。”天明上前一步,走到一面已經被炸的面目全非的石壁前道。
“同志,那個地方危險,你不能過去!”還在和何書記交涉的工程兵團長,趕緊跑了過來要將天明拉到一邊。
“焦團長,還是聽他的,把炸藥拆了,開山的工作還是讓他來吧。”
費了一番口舌,何書記對焦團長解釋了好一番,最後在他的命令下,這才不情願地讓士兵們把炸藥拆了,任由天明走到了石壁跟前。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他有點目瞪口呆了,先是眼前一黑,再一亮!不到十幾秒鐘,一個四四方方、六面如光滑平鏡一樣的巖洞出現了,活見了鬼一般。
何書記沒有解釋那麼多,只是說你們看到的是國家特級機密,不要說話,張耳朵聽,放開手幹就行了,工程完成後,也不要對任何人透露關於你們看到的一切。
“是!”焦團長敬禮道。
接下來的工作,工程兵團的官兵們輕鬆了很多,甚至可以用“悠閒”二字形容:他們只要開著翻鬥卡車在路邊等,每隔半小時不到,就會有一堆切割的四四方方的小石塊放在卡車的車斗裡,被他們裝車拉走。
這些小石塊,除了一部分扔掉外,還有一部分,要留在基地內蓋房子,這又給基地解決了搬運磚石的問題。
天明只幹了三天,就把任務完成了。工程兵們卻運了五天的石塊,已經麻木了的焦團長和他的工程兵們機械運送石塊的過程,三間面積分別為8000、12000和20000平米的地下巖室形成了。
沒有使用一公斤炸藥,在沒有任何振動、巨響與噪音的開鑿過程中,這些巖室不僅結構堅固,還極大保持了岩石山體的穩定性。施工過程中零傷亡,施工費用似乎只有最初預算的零頭。
五天,只用五天就把廠房開鑿出來的速度,遠遠出乎徐司令他們的想象,幾乎是第一時間,數百臺透過鐵路、公路和地下長城運過來的裝置,很快放進了這些裝修後寬敞明亮的新廠房中(未完待續。。)
第192章 大雞腿
遲天石是一名火箭專家,專業研究火箭發動機30年。
2015年12月,首次發射成功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使用的發動機,就是他帶領研發團隊研製成功的。
長征五號火箭使用的氫氧發動機,用氫氣和氧氣作為燃料,清潔、高效、無毒、無汙染、成本低,運載能力高,近地軌道運載量25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4噸,與國外幾款大型運載火箭的水平基本同級。
如歐洲的阿麗亞娜…5,米國的德塔爾…4和宇宙神…5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的技術效能、載荷比它們絲毫不落。因為是新火箭,成熟度可能比它們差點,但技術上有後發優勢。
長征五號使用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遲天石用了11年,才把它研製出來。為了這種發動機,他的鬢髮由黑變白,艱辛瀝血,終於在2012年成功完成了500秒長時試車實驗,三年後裝上了長征五號火箭上,成功上天。
按道理,完成了一件具有民族意義的事,他應該很高興才對,實際上他並不是很滿意。
yf…77型氫氧發動機的技術指標,實際只達到了設計之初的93%,最大運載能力比設定要少兩噸,也就是近地軌道23噸,遠地軌道12噸。穩定性也不是特別好,只能穩定工作380秒左右,一旦超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出現噴口破裂,推力下降等問題,質量較低。
氫氧發動機使用時,其尾焰溫度,能達到3000度以上,幾乎為太陽表面的一般,很少有什麼物質能在這種溫度下穩定存在。遲天石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了不起了。
另外,很多技術引數的設定,都是按最佳情況來的,不是說能運載多少噸就運多少噸。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預留一定的冗餘度,實際效能比設定的高固然很好,但比設定的低,也能理解,能達到使用水準就很成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