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醒。
“想必也是為了咱們這份回頭生意,才不忘配合一句!”坐回車中盧臨淵也是笑著唸叨一聲。
待轉去車行,又換了一輛車馬送至四合鎮上,才真正坐上了自家的馬車,直奔自家山頭。卻不料此後才過了不到半月,京中又有一樁大事傳來,頓時將原本已蕭然一片的各大州府,俱是重重染上了一層晦暗之色。
“真是那北地外族鬧了內亂?”
“怎麼說你們才肯相信。”只見那說話之人,抬頭一拍腦門瞪圓了眼睛,直接指向一方便道:“想必大傢伙也都知道,咱們毅州望族盧家當年可是出了一位小姐,就是陪嫁到了北方外族的。”
“哦,這個我還記得清楚,就是公主和親那會兒。”
這頭毅州城中早已是傳揚開來,而身在京城之中的盧府上下也都慌了神,那外族譁變的主使之人,正是當朝遠嫁公主的夫婿。顯然當初陪嫁去到那方的盧府二小姐,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原因無它,只因那主使之人謀劃多年的兵變失敗,最終落得個滿門不保的悲慘結局。身為公主陪嫁之列的盧家二孃,自然也是隨其主險象環生,恐是性命難保。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理百迴圈
坐在家中,聽聞此事已是吃驚不已,再由隨後毅州城中帶來的訊息,更讓盧臨淵夫妻二人,不敢輕易判定自家那,陪著公主遠嫁外族的二孃會否已遭不幸?
原本這和親的公主,就是宮中那位的緩兵之計,雖不得一勞永逸好歹也可多拖延一段,卻不想這外族的駙馬倒是個急性子,趁著族內兄弟相爭,居然也起了別樣心思。
“只怕連累了一家老少不說,就連他麾下的眾多將士,也將隨之萬劫不復!”原本好好做著一方霸主,他偏以為宮中那對異母兄弟相殘之際,剛好是他發跡之時。只見這旁盧臨淵緩緩搖頭,嘆了一聲後忙又問向報信而來的藺管事:“那京城可另有訊息傳來,二孃一家還有幸免之人?”
聽主子提了這句,立在門旁的老管事,也惟有搖頭苦嘆:“連公主所出的兩位郡主娘娘都不曾其餘之人又何能逃出生天。”
和親公主被殺,朝中雖是頗有微詞,怎奈何他一家被誅也是天經地義之事。意圖謀反,便足可滅其九族,要不是看在和親公主的身份特殊,只怕休想留其全屍。
“此刻公主的靈柩已被運抵我國境內了。”禁不住一聲嘆息,老管事才幽幽吐出最後一句來。
就連那兩位小郡主的屍身都不得保全運回,更何況盧家二孃那般的身份,只怕早已不存了。想到這一事實,饒是二奶奶再是鎮定也已挑簾出了內室。深鎖眉頭接了一句:“只怕姨娘獲悉實情後多半得大病一場,痛失骨肉打擊何其之大。”
較之當年那被禁閉在家廟之中的丁姨娘而言,此時的吳姨娘恐怕更是痛心疾首。她除了這個女兒外,也是再無生養。即便老爺、夫人都善待與她,如今沒了曾經相依為命的閨女,近乎去了半條性命。
葉氏一聲出口,引得這旁盧臨淵亦是深深嘆了一句:“不想當年一去竟成永別,漫說姨娘恐將病倒,只怕父親大人白髮人送黑髮人也是傷心非常!”
正如他夫妻二人擔憂的那般,此刻盧府後院中已是一派蕭瑟,又逢初冬時節,院內幾株草木也都好似斷了生機一般,看得廚房送了湯藥路過的小丫鬟。也忍不住使勁吸了吸鼻子:“二小姐真是可憐見兒的。才剛給老爺添了個大胖外孫沒出一年。就。”
心裡小聲唸叨了一句,可這嘴上卻是不敢出聲,順手在迴廊一旁擱下了燈籠。才小心推開了門扇往內輕輕喚了一聲。見沒人回應先是一愣,再仔細想想只怕是晌午用了半碗米粥,姨娘便一直睡著不曾醒轉過來,此刻自己送了湯藥來也比昨日早了半刻。
也不著急將屋內的燈點燃,只將就藉著門前的燈籠,小心放下了食盒,可正當再往裡間探頭一瞥時,卻頓時嚇得連退了兩步,直到背脊重重撞上了一側的門柱,才失聲大叫了起來:“快。快來人啊,不好了,姨娘尋了短見了!”
虧得如今不過是因為入冬後天色暗的早,實則正院裡這會兒才剛擺了晚膳,猛聽得丫鬟一聲尖銳驚呼傳出,此刻正在院子裡忙碌地丫鬟、婆子也都被驚動了起來。
只怕除了夫人身邊的魯媽媽與大丫鬟外,幾乎都已循著聲趕了過去,就連前一刻才踏出東廂房的魏氏,也在匆匆與身邊攙扶了她出門的大丫鬟對視了一眼後,隨著一眾僕婦疾步而去。
虧得領在頭裡的健婦近乎小跑著前來,歷來又是這院子裡膽子最大的,見小丫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