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本來那位每每騎馬離去之人,就仗著自家出身略高與旁人,從未將餘下之人放在眼裡。且又因其身型魁梧,飯量更是驚人更嚇得原本與他同桌而食的那位,同是中等之家出來的舉子尋了藉口,逼退三尺。
如今卻時常與寒門子弟為伍,八人分了兩桌倒也剛好坐下。想到若是被那人獲悉,必將厚顏跟著前來,屋內幾人嘴上不曾多言,然而那彼此默契的眼神,已然達成了共識。
稍作歇息後,才心滿意足的上了馬車,直奔鎮上居所方向。此刻已能看出幾人的默契之處。對於中午一餐是隻字不提,就連平日最愛顯擺的那位,也是難得一回三緘其口,滴水不漏。
落在其餘之人眼中,也都不由得嘖嘖稱奇。看來這頓美味徹底封住了那人的一張快嘴。好在率先一步回了住所的。早已讓鎮上最大酒樓的廚房備好了吃食,本欲在眾人面前擺擺闊氣,卻不知午間那一餐難得的好吃食。再提不起半點興趣來。
與院內尋來的廚子相比,自是更勝一籌,然而在嘗過了盧家廚娘的獨家秘製後,卻是高低已顯。敷衍道了幾聲好後,匆匆謝過他的一餐飯菜,便陸續散了。
只留下那旁吃得津津有味之人,百思不得其解:“平日不是都嚷著咱們院裡的廚子手藝不成,可今日路爺我請客吃頓好的,怎麼都跟吞石頭似的。快快用過就都散了?”
倒是一旁的書童,忙不迭賠笑調侃道:“六爺你是什麼身份,哪用跟他們這些個窮書生一般見識。只怕是地裡罰站久了,壓根就提不起胃口來,所以草草填了些也就回去躺下了。”
稍稍想了想,書童這句也是在理。畢竟自己每回都走得早,哪裡曉得他們究竟看著佃戶們做了多少活計。仔細想來,到底是自己腦子好使,知道避重就輕之法,反正那位盧大人也是萬事不予追究的好性子。索性回來休息、散悶才是要緊。
不覺又夾了一筷子溜肉片,細細品味了起來:“到底是這酒樓的廚子手藝不賴,唉,要不是爹爹給撥的銀兩不足,定是要換了院裡的廚子才好,可惜,可惜啊!”
他卻不知,自己在此仔細品味之際,另幾間廂房之內,卻在低聲討論著,往後是否要更為用功一二,以便叫盧大人瞧在心上,再請了他們同過府去改善一回,才是正經之事。
同樣被今日外書房內的情形,報與主家知曉的廚房楊媽媽,也正洋洋得意道:“瞧見沒,單拿出一道走油肉來,就叫這些個從沒嘗過的舉人老爺們,連問帶哄得尋了好幾回。可見,往後這些個每日只曉得喊腳痛的老爺們,也該消停好一陣子了。”
“那可不是,就咱們家主子的那些菜譜,就夠用在京裡的大酒樓裡了,哪是外頭隨便就得嘗上一回的?再則說了,今日那人又是不出意外,早早騎馬離去才是真正的好事一樁,要不然就他那塊頭,指不定就該叫你頭痛咯!”
聽了當家的這一句,那旁正滅了油燈坐上床來的楊媽媽,也不由得點頭髮笑起來:“還真是這般,只他一個的飯量就能抵上莊上四、五個孩子的,還是早些躲懶回鎮的好。”
雖是躺下了,可終究還是不甚安心,畢竟主子有言在先,只要中午仍在地裡堅守的,就一併邀了來自家用飯。倘若下回那胖老爺也得了信,指不定就要從自己手中浪費了好些飯食,不禁頗為擔心起來。
待轉過天來,就著了自家兒子去地裡,悄悄尋了幾人中真正用功的那個,問起廚房最是關心的這樁來。
然而得到的訊息,卻讓楊媽媽是大感意外,才要再追問一句,就聽得自家兒子,掩嘴偷笑道:“敢情那些舉人老爺們,也與小子我一樣,都是吃上了這口就想著下回了。真要是跟那胖老爺說起了,回頭必得多勻了一份出來,可是划不來的喲!”
忙是笑著轉身出了廚房,引得一旁兩個在廚房幫忙打下手的婆子也是點頭好笑道:“沒想到,舉人老爺們也都不是糊塗人,說的可都是大實話,往後倒是不用擔心咱們莊上不夠分咯!”
別看這兩個婆子是來到甘霖,才先前進了府裡的,經歷楊媽媽的調教後,如今倒也已能就著東家的喜好,做出不少菜式來了。只是惟有幾樣繁複的,還只有一旁仔細配菜的份罷了。
而今,莊上算上這後來進府的兩家子下人們,佃戶數十有餘,單是每日廚房裡進出送飯的小廝,就不小五六個。正是因此,楊媽媽家的兒子也已加入了其中。
與盧家院落最是臨近的那三家,各騰出一間乾淨的屋子來,正是做了供應佃戶們每日午飯的所在。正經論道起來,這三家住的鄰近的佃戶,也是受益匪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