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2/4 頁)
也不單單是他梁掌櫃一人,待看此時立於半山腰上的數人中,只怕除了那尚未到過京城的經年書辦外,與其幾人皆是對此深以為然的!
畢竟那外城中的大型客棧,不單是一處供人暫住的所在罷了,眼下就連與客棧比鄰街坊的那條,商鋪林立的街市也赫然成了,其中頗為重要的財源之一。再別提,兩年前才開始陸續添建的幾處,沿河岸而起的大小庫房,更是每到桃花水隨流而下之際,便被各地行商們早早搶奪一空。
雖說隨後的幾次翻建,添置都與先行離京而去的盧臨淵,再無半點干係。就是此刻站立山間的,也無一人知曉其中的詳情。不過是在轉向側對淥水山莊的那方,略有些驚愕的問道一句:“怎麼還有旁的人家,也在這深谷裡置辦了山頭不成?”
被這盧家二管事一提,立於那旁正介紹山頭所在位置,全部可栽種多是山林的經年老書辦,也是微微一愣道:“那家主人也不算才來此地落戶。如今在這遠處看著屋舍不多,可聽說單是他們家山莊上的佃戶便可過百人之多哪!”
一句才剛說完,就聽這旁盧家二管事,不禁點頭附和道:“想來我們老爺名下那座最靠東面的山頭,必定看得更為清晰!”
“這話倒是一點不假。你們兩家中間只隔了一大一小兩個山頭,而且其中那座離著稍遠的大山頭上,還有他們家的修得山道一路通向最東面。只是二管事還知吧,這兩座山頭如今也都是他家名下的產業了,所以你們也兩家也算是真正的比鄰而居!”
☆、第三百一十四章 比鄰而居
比鄰而居雖是不假,但瞧著對面山頭的各項建築,實在不算是小手筆,就剛才遠遠瞥上一眼的那條,頗為寬敞的山道而言,便不是普通山莊能有的架勢!
不自覺還是低聲詢問了一句來:“怕不是哪戶氏族大家,特意命人在此修建的別院山莊吧?”
名門大家的確這書辦也是半點印象全無,更別提這連作一片的五六個山頭,皆屬一葉姓人家所有。無須回去縣衙翻看卷宗,他也是清楚的很,漫說是臨近的幾個縣衙之中,即便是整個毅州全境內,恐怕也沒有幾戶姓葉的人家,能稱得名門氏族之後。
即便卻有一兩家堪堪及得一個大家的稱呼,也斷不會遠隔數百里地界,偏看上了這深谷山林的所在。相比之下,整個毅州中少不得有幾處,風景更為宜人的秀美山峰,又何苦特意選了這行路異常艱難的偏遠之地。
更何況,還是自家花費許多,辛苦修築了這一條碎石山道?可不能小看這條碎石道途,單是建成這連綿數里之長,便需十餘工匠賣力做上不少時日的。再聯想到,他家居然連這山下的出路,也捨得如此花費,想必那山間的通途愈發該不惜工本才對!
顯然,之前詢問自己的盧家二管事,也與自己一般作想,餘下幾人中或許還不能想得這般深遠,然而其中略有觸及的,也不單是僅限於盧家那幾人。
就聽得那旁姚家的管事,也已點頭應到一句:“怎麼瞧他們家也必是個有來歷的,就這一色的碎石山道,也能比得過剛才路過的小鎮外的便道。再看道旁外面一側,還特意選了一溜的庇廕大樹,就知道也是個愛講究的主!”
原先單是瞧著一條頗感齊整的小道,略有吃驚,而今被姚家管事一提要點,更不由得暗自琢磨起這突然電光火石般閃過一個念頭來,怎麼把當年那樁給忘了個乾淨?
還記得那會子,自家二爺領了老爺之命來鄉間祭祀,可不就是因為無意間在道上,救了一個什麼山莊的人,因此借來了他們家手藝堪稱精湛的廚娘,會不會這比鄰而居的正是當年那家?
聯絡起當年之事來,又是分外驚喜,不禁再度開言問起了那家的來歷種種,卻叫這頭的經年書辦是一個勁的直搖頭。漫說是他不知那家的底細了,只怕就連如今衙門之中呆了十年之久的老人,也都一概不知其中詳情。
原因無他,這便是當年盧臨淵給足了銀兩與那縣衙的主事人,以及那經手的沈書辦。當然更有其後,另一位知縣大人的三緘其口,也是功不可沒,好在但凡經手者中,此時早已不剩一人在縣衙當差。
更為要緊的是,葉氏本就是大家內宅婦人,不提這外間知曉其姓名者,只怕是一個全無。只怕就連同在盧家做媳婦的魏氏,也頂多知曉她在孃家行四,故而稱一聲葉四娘也就罷了。至於她的名諱也是極少有機會提及一回,更何況當年置辦山林土地時,地契之上可不曾特別標註,主家究竟是男是女,若是女子又嫁與何人為妻。
這就是當年為何特意多留了一份,給縣衙主事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