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
顧雲歸正和母親一起擺放著飯菜,不知怎地手突然不停地發顫,手上捧著的菜冷不丁地翻倒在地。
瓷盤碎成一片一片。
顧母連忙說:“碎碎平安!”
顧雲歸轉頭看著屋外越來越濃的夜色,心無法抑制地狂跳起來。
顧坤的死在首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來是被顧坤收拾過的一個小家族一直在伺機報復,有預謀地潛伏在顧坤回家的路上等候狙殺的時機。
不知是誰重提當年顧乾被刺殺身亡的事,做著同樣的事、遭遇了相同命運的顧家兩兄弟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群眾反應比所有人預料的都要激烈。
不少人猜測那個小家族只是被踢出來的替死鬼,真正的指使人是那些害怕顧坤在自己頭上動刀子的傢伙!
這種議論聲越來越大,帝國上下幾乎都出現了相同的呼聲:解除限行令!解除封鎖!我們有權利知道一切!保留監察院的最高監督權,只要還“藏汙納垢”就繼續清洗!
同時有一大批人自發地申請轉調各級監察院,用最直接的行動對拿顧坤兄弟的生命發出的“死亡威脅”表示最大的蔑視。
在顧坤死前阻力重重的事情,在他死後居然進行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順利。
最高監獄的夜晚也跟外面一樣寒冷。
容君臨在黑暗中靜靜地站了一整晚,到清晨才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
他想起許多年前顧坤像個陰沉的影子一樣跟在他哥哥的身邊,一句話都不說,只聽著他們大言不慚地指點江山。
後來顧乾遇刺身亡、他鋃鐺入獄,顧坤卻以誰都不喜歡、誰都不認同的形象登臺,為了他們無法在完成的理想耗盡了心神、灑光了鮮血。
已經褪色的昔日夢幻啊,被他用生命重新染上了色彩。
它在一片血紅中慢慢地甦醒,慢慢地恢復了它的脈搏。
容君臨突然痛哭流涕。
這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他放任自己流下眼淚。
這淚是為顧坤的死、為了顧乾的死、為了心裡某一塊地方的死而復生而流。
這就是他們的帝國啊,他們可愛的帝國。
無數人前仆後繼,只為了撫平她身上的傷痕、看著她日漸壯大,成為讓他們由衷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強大的帝國。
143最終章
次年春天,帝國的花期來得特別早;在這個美麗的時節裡首都外交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來自位於帝國最東端的遠東聯邦。
顧清源代表東華外交部親自接待了他們,經過一次無比漫長的洽談,雙方終於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在帝國同意了遠東提出的“和平共處”提案後;已經成為遠東代表人的容樂棠親自來到東華首都最高監獄。
經過遠東權力交接的洗禮,樂棠身上已經有了他父親的風采。他站在關押了自己親生父親二十餘年的最高監獄前;靜靜地看著那黑石砌成的圍牆。
過了許久;容君臨在獄警的帶領下從最高監獄裡走了出來。他的鬢邊已經有了白髮,但是精神很好,眼神也很亮,就好像他剛剛邁進最高監獄時一樣。
樂棠說道:“父親;我來接你離開這裡。”
容君臨安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他在最高監獄裡度過了人生中最珍貴的二十年;他並不是沒有消沉過、更不是沒有傷懷過,可有些東西是連永遠都無法抹殺的。
天空飄起了細雨,容君臨站在沾衣不溼的春雨裡靜靜看著自己從未見過的兒子,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春天他的兒子降生於這個世上,他沒有出現在他的身邊;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看著他學會行走、學會言語、學會撒嬌跟學會不撒嬌,他都沒有陪伴在他左右。
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就像他兒子的母親也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一樣。
但他們有一個合格的兒子。
顧坤死後容君臨心裡也慢慢放下了一些東西,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理想主義實在有些可笑,某些堅持也顯得那麼多餘。只要本心不變,處於什麼位置、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其實都不重要。
而且他容君臨本來就不再是那個完美的傳說。
他早就該從那個“傳說”裡走出來了。
容君臨嘆了口氣,對自己的兒子說:“好,我跟你走。”
這一走,相當於坐實了他與遠東聯邦那不明不白的牽絆,接下來要扭轉一切可並不輕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