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為何只身闖到此地?”
“特投奔大將軍而來。”
“可是刺探我軍行蹤的?”
“將軍帳下劉文靜是我故人,可請他為證。”
“你好刁滑,劉文靜出使突厥,不在軍中,你假託其名,好來行騙,推出去斬了!”
這時,李靖大叫道:“將軍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解難,怎能不以大事為計,濫殺壯土?”
李淵默然。這時,李世民同其父耳語道:“李靖非凡夫俗子,劉文靜多次在孩兒面前薦舉此人,望父帥三思。”
李淵仍然沉默不語。這時,李靖已被推到轅門之外,有人奔進帳內報告:“將軍請看,他行囊中有兵書一卷,書箋一封。”
李淵接過一看,是女子絹秀的字跡:“李郎:我今忍淚不辭而去,只緣觀你深戀於我,只恐因我誤汝前程。我去後,望君速奔太原,投李氏父子,不負我苦心,待君功成名就,我即來就君。紅拂頓首”
李淵一見此信急忙傳令:“快鬆綁!快快鬆綁!”
※※※※※※※※※※※※※※※※※※※※※※※※※※※※※※※※※※※※
(尾聲)
武德二年,在攻破洛川王世充後,李淵命李靖攻打雄據荊州的蕭銑,蕭銑憑著天險,死守頑抗,李靖在攻到陝州時,數月不得前進一步。這時高祖怒其滯留,延誤戰機,暗中命陝州都督許詔,傳命給李靖,說:“若十日內攻不下,則按軍法斬處!”眼見時限已到,戰局卻全無轉機,李靖心急如燎,一籌莫展。
這天,李靖躲開眾將官,回到軍帳之中,獨酌了幾杯悶酒後,雙手舉盞,朝西北跪下,不禁涕淚橫流,默默地說:“夫人!夫人!李靖我枉負你一片苦心了,明日拿不下逆賊,相見無期了,望你自重啊!”
“哈哈!哈哈!李將軍何狼狽如此?”只見帳幔內黑帔風一抖,閃出一位紫冠貂裘的美少年,又是跟那一夜的打扮一樣。
“紅拂夫人,你怎麼來此處了?”李靖一眼就認出是朝思暮想的紅拂,不禁以為是在夢境。
“你在此處攻敵不下,進退維谷,風聲早已傳到了北國,張兄本去扶餘國,半途折回,陪我急驅而來,他囑我獻給你秘傳兵書十卷,你看,我早已為你整理妥當了。”
李靖接過兵書,如獲至寶,急問:“ 髯翁何在?”
“早離去幾個時辰,我在這軍帳中等你多時了。”
※※※※※※※※※※※※※※※※※※※※※※※※※※※※※※※※※※※※
第二天,開庭問斬,李靖急獻奇計,並請寬延時日,許詔憐惜他的才能,也為之請命,於是得以獲免。
此後,李靖巧用 髯翁之計,打仗連連得利,自那以後,李靖再也不讓紅拂離開自己。
貞觀二年,李靖攻破突厥頡利可汗,紅拂被尊為兵部尚書夫人。
貞觀八年,李靖被封為行軍總管,將來犯的吐谷渾一直趕到積石山,十一年,紅拂位尊衛國公夫人。
這幾十年來,李靖用兵如神,敢於孤軍探險,屢出奇兵,許多人說他得力於髯翁秘傳的兵書數卷,有的說得力於他夫人的幕後指點,事實果真如何,不得而知。
不料,紅拂在年近半百之時因偶洩瘧疾,在李將軍寬大的懷抱裡溘然長逝。死時,她雪膚香腮,若凝脂蒙霜,依然是粉面如春,玉容含笑,不失絕世的美色。
一代英豪的千古知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良伴就此離去。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祖國公夫人陵墓的規模與形制,應仿照漠代衛青、霍光故事,在突厥境內的鐵山、吐谷渾境內的積石山,渠上紀念性墓闕,以表彰他夫妻的特殊功績。”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又下詔書將李靖等二十四功臣的像,畫於凌一ㄢ(火因)
閣上,世代傳頌。當時有人建議,在李靖身旁應畫上紅拂夫人的像。然而,因紅拂的出身,她的倩影最終還是沒能上凌一ㄢ(火因)閣。就是以後傳世的李靖所著,而紅拂所整理的兵書《六軍鏡》三卷、《李衛公問對》、《衛公兵法輯書》等書,也有人考證說均是偽書。但是,一曲睿目情眸識精英的動人絕唱,卻傳揚千古。
(全文完)
中國曆朝美女系列─李娃
李娃的故事,發生在天寶年間。李娃是個棄嬰,經過幾次人家的收養、轉送,李娃真正的姓氏已無法可考,只因最後收養的人家姓李,故命名為娃。
這李家原本是一小康家庭,人口簡單,就只夫婦倆。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