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不嚴重!”
真宗越發地平靜:“不嚴重?這等情況,還不嚴重嗎?”
寇準微微昂頭:“陛下欲了此事,臣有一計,只須五日,便可逼退遼軍!”
真宗驚異過甚,忽然笑了起來:“五日?寇準,從昨日扣下告急文書,故意飲宴作樂,直到此刻以五日為期,你到底賣的什麼關子,到現在可以揭開了吧!”
寇準也笑了,鞠身道:“天子聖明。當知軍國交戰,以士氣為先。遼人南侵,向來只是作騷擾之戰,並不能真正大軍直取中原。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得到石敬塘所獻幽雲十六州之後,自以為能直取中原,興師南侵,最後卻無法立足,最終死在奕城。應天太后因此下旨,不得不撤軍回師,從此遼國再無南侵之心。只要聖駕親臨澶州,我軍士氣一定大振,也必能一挫遼人計程車氣。”
真宗吃了一驚:“你要朕御駕親征?”
寇準擲地有聲地道:“正是。”
眾臣都嚇了一跳,不由地退後一步,表示自己不敢附和此大膽之議。
真宗沉吟道:“容朕三思,你等且先退下!”
眾臣巴不得這一聲,正要退下,寇準卻攔住眾臣道:“慢,寇準還有上奏,陛下既然不反對此議,何不速作決議?”
真宗臉一沉:“退朝!”站起來就要離座而去。
寇準上前一步,一把拉住了真宗的衣角:“且慢,陛下這一進去,只怕臣就再難見到陛下宣召,則大事去矣!軍情緊急,請今日就議了親征之事吧!”
真宗已經要走,卻被寇準拉著衣袍硬是被拽回來坐下,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沉著臉故意道:“你硬要逼朕再議,朕倒想說,你拿什麼保證此戰必勝?一旦此戰失利,則連宗廟都難以保全,我看他們的遷都之議,未必沒有道理?”
寇準退後一步,跪下大聲道:“聖上,此番蕭太后率兵南下,也不過是要以收回當年被後周世宗皇帝所攻下的關南之地。因此便是遼人也未必有直取汴梁的野心,我們豈可反將大好江山雙手奉上。且此番遼軍由遂城取定城等地,直逼澶州,深入我境內七百里,可是後方的重鎮如北平砦、保州定州瀛州冀州等地卻都沒有攻下,我觀遼人這一路進兵,雖有先聲奪人的姿態,卻只是虛張聲勢,沒有真正舉國之戰的能力。若是聖駕親臨澶州,士氣大振,則遼軍必退。就算遼軍不退,各重鎮的守軍亦會前來接應增援勤王,到時候遼軍將不得不退。澶州若是不保,京城焉能得保。若是臨陣脫逃,豈不將太祖太宗皇帝血戰得來的一統江山白白拱手讓人。聖駕這一退,軍心民心喪盡,就算是退到江南蜀中那又如何?南唐李煜可曾憑長江天險得保宗廟,最終還不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後蜀孟昶,縱然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敵人大軍壓境,怕只怕要十四萬人齊解甲啊!皮將不存,毛焉附耶?天險何能敵重兵,天險從未保懦夫?陛下啊陛下,南唐後蜀,前車可鑑,遷都之論,是亡國之道,是奸邪佞臣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啊!請陛下即刻下旨,親征澶州!”
真宗聽著寇準一番話,一字字說來猶如千鈞之重,那“南唐後蜀,前車之鑑”“皮將不存,毛焉附耶”,更是一字字如同重錘打在他的心頭。“砰!”真宗拍案而起:“傳旨,令三省六部,準備御駕親征之事!”
寇準只覺得一股血氣直衝頭頂,激動地重重磕下頭去,大聲高呼:“天子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三十四章
真宗下旨,御駕親征。一言即出,舉朝震驚。
真宗剛剛退回後宮,就見皇后郭氏,帶著滿宮妃嬪,跪了一地。
真宗怔了一怔,忙去扶郭後:“皇后你這是做什麼?病了這麼久,身子還沒好呢?”
郭後卻退後一步,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沙啞著聲音道:“官家連自己的身子都不珍重,臣妾還要這個身子做什麼?官家,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便何況您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萬不可聽了妄人挑啜,親涉險地啊!”
真宗臉微微一沉,道:“祖有明訓,後宮不得干政,皇后你忘記了嗎?”
郭後磕頭泣道:“臣妾不敢幹政,臣妾、臣妾只是關心官家的安危,臣妾只求官家能夠平安無事啊!”
真宗嘆了一口氣,道:“毛將不存,皮焉付耶?社稷有難,朕焉能置身事外?”
郭後抬起淚眼,憤然道:“那文武百官呢,他們有什麼用?那百萬將士呢,做什麼去了?平日裡枉食國家奉祿,危難時竟然要天子親臨前線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