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張勳等潛入故宮,與陳寶琛等會議,將復辟事告知前清宗室。五月十三日(7月1日)凌晨,張勳穿紗袍馬褂,戴紅頂花翎,率康有為、北京政府參謀總長兼陸軍總長王士珍等50餘人進入宮中。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道:到養心殿,召見張勳。張勳說:“共和不合咱的國情,只有皇上覆位,萬民才能得救。”溥儀說:“我年齡小,當不了如此大任。”張勳給溥儀講了康熙8歲做皇帝的故事。溥儀說:“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吧!”溥儀將當天改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7月1日)。溥儀連發九道上諭封官授爵:封黎元洪為一等公;授七位內閣議政大臣,他們是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劉廷琛、袁大化、張鎮芳;授各部尚書:梁敦彥為外務部尚書、張鎮芳為度支部尚書、王士珍為參謀部大臣、雷震春為陸軍部尚書、朱家寶為民政部尚書;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授趙爾巽等為顧問大臣;授原各省督軍為總督、巡撫;授張勳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仍留北京;馮國璋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等。十四日(7月2日),授瞿鴻等為大學士,補授沈曾植為學部尚書、薩鎮冰為海軍部尚書、勞乃宣為法部尚書、李盛鐸為農工商部尚書、詹天佑為郵傳部尚書、貢桑諾爾布為理藩部尚書。要求全國“遵用正朔,懸掛龍旗”。當天,北京街上出現大門掛龍旗的現象。
張勳率兵入京,溥儀第二次登極當皇帝,是為溥儀復辟或宣統復辟。這年為丁巳年,史稱“丁巳復辟”。但是,歷史教科書及論著文章稱作“張勳復辟”,這很值得商榷。“復辟”二字:“復”,《史記·平原君列傳》:“三去相,三複位。”其意思是恢復;“闢”,《爾雅·釋詁》:“闢,君也。”其意思是君位。“復”與“闢”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恢復君位或恢復帝位。這次宣統復辟,是由張勳統兵進京,扶持溥儀重新恢復皇位。張勳何許人也?張勳僅是一個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相當於省軍區司令。許多書文稱“張勳復辟”,其有何“闢”之可“復”?實際上是張勳兵變,溥儀復辟或宣統復辟,而不是張勳復辟。
然而,黎元洪拒不受命,避居日本公使館,電令各省出師討伐;電請馮國璋代行大總統,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湖南等省督軍通電反對復辟。十五日(3日),段祺瑞組織討逆軍,自任總司令,討伐張勳。十八日(6日),馮國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十九日(7日),南苑航空學校派飛機向宮中投下三枚炸彈。太妃們有的鑽到桌子底下,有的嚇得驚叫,太監們更為驚慌,宮裡亂成一團。同日,討逆軍敗張勳軍於廊坊。二十一日(9日),北京公使團照會清室,勸告其解除張勳武裝。二十四日(12日),討逆軍進入北京,勳兵與戰,兵寡失敗。張勳逃到東交民巷荷蘭公使館內。溥儀的師傅和父親替他擬好批准張勳辭職的諭旨和退位詔書。這是溥儀的第二個退位詔書,溥儀看了放聲大哭。這年溥儀14歲。歷時12天的張勳兵變、溥儀復辟的鬧劇結束。
宣統帝溥儀(5)
溥儀復辟的鬧劇剛閉幕,溥儀出宮的悲劇又開場。
國民—戰犯—公民
溥儀復辟的一個後果是:許多人覺得“宣統太不安分了”!留溥儀在宮中,就等於給中華民國還留著一條辮子。舊皇宮成為復辟勢力的大本營。於是,引出北京政變。
驅逐溥儀出宮的鹿鍾麟國民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改所部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11月4日,民國政府國務會議討論並透過馮玉祥關於驅逐溥儀出宮的議案。5日,正式下令將溥儀等驅逐出宮,廢除帝號。溥儀等成為國民。
溥儀被逼出宮,事情來得突然。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鍾麟,限溥儀等要在2小時內全部搬離紫禁城。溥儀覺得太匆忙,來不及準備。他想找莊士敦、找醇親王商量,但電話已被切斷。這時隆裕太后已死,敬懿(同治妃)、榮惠(同治妃)兩位太妃死活不肯走。載灃進宮,也沒有主意。鹿鍾麟極力催促,聲言時限已到,如果逾時不搬,外面就要開炮。王公大臣要求寬限時間,以便入告,儘快決定。鹿鍾麟對軍警說:“趕快去!告訴外邊部隊,暫勿開炮,再限二十分鐘!”內務府大臣紹英入告溥儀,限20分鐘,否則要開炮。溥儀在修正優待條件上籤了字,決定出宮,去醇親王府北府。溥儀交出“皇帝之寶”和“宣統之寶”兩顆寶璽。當日下午4時10分,從故宮開出五輛汽車——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鍾麟乘第一輛,溥儀乘第二輛,婉容、文繡及其他親屬、隨侍人員乘第三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