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眾人都在大堂中議論紛紛,公孫續來了後直接站到自己父親身後,公孫瓚看了他一眼,對他點點頭,同時,嘴角向其他大臣撇了撇,這意思是,這些人還在商議那些事情,公孫續中的意思是要公孫續今天不要像之前幾次那麼強硬,比畢竟這些都是老臣,面子還是要給的。
公孫續點點頭表示明白,同時,公孫續又看向了盧植,盧植同樣是對公孫續點點頭,他也是在暗示公孫續今天不要跟自己這些人爭辯什麼。
看著盧植那雙深邃的眼睛,公孫續其實明白盧植一直很糾結,一邊是當朝皇帝,是他要效忠的物件,另外一邊則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救了所有人性命的大功臣。
要是這兩邊鬧出什麼矛盾的話,盧植作為中間人是最難做人的,其實,盧植早就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他不想再困在這種朝堂的爭鬥中,但是現在劉辯確實太小了,如果這時候讓盧植離開的話,盧植會深感愧疚,或許等到劉辯成年以後,盧植會離開也說不定。
沒多久,劉辯走了進來,他第一眼就看到了低著頭的公孫續,這麼多人裡面,劉辯最相信的就是公孫續,其實劉辯也清楚,像盧植,皇甫嵩這些老臣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們,確實不能給劉辯以希望,最多,他們也就能帶來點安慰而已。
劉辯朝公孫續笑了笑,然後就走上了中間的主座,其他人分立兩旁。劉辯看著眾人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可有什麼事情要上奏?“
本來,這句話應該是太監來向眾人說的,但是,事出匆忙,幽州根本就沒有太監,而且,在經歷過宮廷政變以後,劉辯也對太監很反感,再加上民間一直相傳是張讓等人矇蔽了皇帝,所以,劉辯決定不需要什麼太監來服侍自己。
劉辯的話音剛落下,皇甫嵩就上前說道:“啟稟陛下,臣有事上奏。”
眾人都將注意力轉移到皇甫嵩身上,劉辯也笑道:“愛卿有何事?”
“陛下已經要在幽州登基,可是幽州並沒有行宮,如果如此匆匆登基的話,恐怕有失體統,臣建議即日建造宮殿。直至宮殿建造完成之時再登基也不遲。”皇甫嵩緩緩說道。
眾人聽了,有人點頭,有人搖頭。沒等劉辯說話,公孫續就搶先發言道:“我反對,啟稟陛下,現在幽並兩州湧入大量流民,僅僅是安頓這些流民就掏空了國庫,我們現在確實拿不出多餘的錢財來建造宮殿。
而且,如果還沒有登基就建造宮殿的話,豈不是顯得很奢侈浪費,這樣會讓天下人對陛下的印象直線下降,如果有心人再那這件事情去宣傳的話,只會對陛下更加不利。”
“驃騎將軍言之有理,可是,如果連陛下都沒有體面的居住的地方的話,那豈不是貽笑大方。”皇甫嵩接著問道。
“皇甫大人所言確實不無道理,只是,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就是沒錢,就算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公孫續淡淡說道:“而且,難道真的就因為沒有宮殿就不能登基嗎?宮殿的修建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如果因此耽誤陛下登基的話,恐怕這隻會給董卓這些叛逆有更多的時間混淆視聽,我們等不起啊。”
看著兩位大臣在爭辯,劉辯生怕兩人會傷了和氣,於是,劉辯立馬說道:“兩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只是,我們現在這個情況,更改腳踏實地,現在建造宮殿確實不合適。
諸位有什麼看法儘管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公孫續將目光投向了盧植和公孫瓚,盧植嘆口氣,他明白嗎,這時候,恐怕還得自己來做這和事佬了。
盧植拱手說道:“陛下,依臣看,這宮殿,確實是要建造的,但是,現在確實不是時候,登基的事情刻不容緩,天下百姓都在等著明主出現,若是陛下登基的晚了,人心恐怕會真的倒想董卓這逆賊這邊。”
劉辯看見盧植當和事佬,於是他立馬贊同道:“盧太傅之言深得我心,我也是這個意思。不知驃騎將軍怎麼說?”
公孫續聽了立馬回道:“臣同意太傅之言,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爭取民心,所以登基是勢在必行,至於宮殿的事情,臣建議緩個三五年都不是問題,而且,這樣一來,天下人都能看到陛下簡樸的一面,這對陛下的名聲確實是有好處。”
劉辯點點頭笑道:“好,這事情就這麼辦了,眾位就不要在糾結了。還有沒有其他事情,就一併說了吧。”
、、、、、、
第158章 :計劃出兵1
解決完這件具有爭議性的事情以後,劉辯心中的那塊石頭才算是落下,要是公孫續跟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